1.网络地址的转换
对应OSI网络模型的不同层,有不同的标识不同主机和应用的方法:
域名解析是为了为了让用户更加容易的记住某个主机而设计的一套用于实现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系统,所有域名的解析主要由网络上的域名服务器(BIND)来实现,域名服务解析系统是由存在于网络上的以树型结构组织的不同的域名服务器组成。
当主机A要访问网络上某个域名的服务器的时候,首先根据本机中/etc/host.conf 的order配置去决定域名解析的顺序,默认配置是先去系统的静态域名配置文件/etc/hosts去解析,如果解析不成功,就根据/etc/resolver.conf中配置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去查询。
域名服务器在接受到一个解析请求时:
根据请求的类型(A(IPv4),AAAA(IPv6),PTR(反向地址查询),如果当前服务器的Zone中包含该请求的域,去自己的配置中搜寻相应的结果返回给用户,或者是根据配置将该请求forward到另外的服务器去作解析;
如果要解析的域不属于自己的Zone,将把请求转到更高层的服务器做解析;
相关的解析命令:dig host nslookup(交互式的域名查询工具)
对应OSI网络模型的不同层,有不同的标识不同主机和应用的方法:
2.域名解析:MAC<->IP:ARP RARP(RARD)
- 标识主机:
- 链路层 MAC地址
- 网络层 IP地址
- 应用层 域名地址 (DNS)
DNS<->ID:DNS(BIND)
域名解析是为了为了让用户更加容易的记住某个主机而设计的一套用于实现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系统,所有域名的解析主要由网络上的域名服务器(BIND)来实现,域名服务解析系统是由存在于网络上的以树型结构组织的不同的域名服务器组成。
当主机A要访问网络上某个域名的服务器的时候,首先根据本机中/etc/host.conf 的order配置去决定域名解析的顺序,默认配置是先去系统的静态域名配置文件/etc/hosts去解析,如果解析不成功,就根据/etc/resolver.conf中配置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去查询。
域名服务器在接受到一个解析请求时:
根据请求的类型(A(IPv4),AAAA(IPv6),PTR(反向地址查询),如果当前服务器的Zone中包含该请求的域,去自己的配置中搜寻相应的结果返回给用户,或者是根据配置将该请求forward到另外的服务器去作解析;
如果要解析的域不属于自己的Zone,将把请求转到更高层的服务器做解析;
相关的解析命令:dig host nslookup(交互式的域名查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