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项目经理,一定要学会布置工作!
在项目管理中,你或许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扰:
用心规划的项目任务一经下达,执行起来却状况频出。
要么进度拖沓,偏离预期轨道;要么成果质量低下,难以达到要求。
你可能会质疑自己的领导能力,或者抱怨团队成员的执行力不足。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在于 “布置项目工作” 这一环节没有做到位。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布置项目工作,让项目团队顺利执行呢?
布置工作,用这六步法就够了。
一 明确责任人,避免责任模糊
“责任不清,工作难成。”
当一项任务由多人共同负责时,容易出现 “责任分散效应”,导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承担的责任不大,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因此,在布置项目任务时,一定要明确指定唯一的责任人,并说明协助人员的角色与分工。
比如,“此项任务由张三负责主导,李四和王五负责提供数据支持与技术协助”。
这样一来,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找到负责主体,减少内部的推诿和纠纷。
明确责任并非是为了问责,而是为了激发成员的担当意识,让他们清楚自己的任务在整个项目中的重要性,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工作。
二 设定时间节点,防止拖延
“时间就是项目的生命线。”
在布置任务时,清晰地设定完成时间至关重要。
避免使用 “尽快完成” 这种模糊表述,而应给出具体的日期和时间。
例如 “这个项目报告需在本月底(即 30 日下午 5 点前)提交至PMO”。
明确的时间限制能促使团队成员合理安排工作进度,集中精力完成任务,同时也方便管理者对项目整体进度进行监控和把控。
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拖延只会让项目陷入被动,项目经理必须重视时间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三 确定工作标准,拒绝敷衍了事
“无标准,无成果。”
没有明确标准的工作,就像没有靶心的射击,团队成员会无所适从,难以产出符合要求的成果。
安排成员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时,要详细说明是项目全周期还是特定阶段的进度计划,涉及哪些工作板块的时间安排,何时提交初步框架以及最终的完整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这样,成员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执行任务,减少因误解而产生的无效工作。
所以,在布置任务时,要详细说明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比如成果的格式、内容的深度广度、数据的准确性要求等。
例如,“这份市场调研方案需涵盖至少三个主要竞争对手的详细分析,数据来源要真实可靠且注明出处,格式需按照公司统一的文档模板编写”。
清晰的标准能让成员清楚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项目管理者也能依据标准对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项目经理需运用系统的项目管理思维,全面阐释项目的来龙去脉、预期目标、核心任务以及交付的时间节点等关键信息。
四 阐释任务目的,避免盲目执行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很多团队成员在执行任务时只是机械地按照要求做,并不清楚背后的目的和意义,这样容易导致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项目管理者在布置任务时,应向成员解释清楚任务的目的。
这样,成员便能主动思考:
为了实现项目的终极目标,需要开展哪些关键行动?具体的执行步骤和流程应如何设计?有哪些创新路径和方法可供选择?
例如 “我们开展这次用户体验优化工作,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新用户并提升老用户的忠诚度,所以在优化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用户反馈和行业趋势”。
当成员理解了任务目的,他们就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问题时做出更符合项目整体利益的决策。
五 要求复述确认,消除理解偏差
“沟通中的误解是执行的大敌。”
在人际沟通中,存在着显著的信息递减现象,即所谓的 “沟通漏斗效应”。
一个人心中构思的任务全貌可能为 100%,但在表达过程中,受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因素制约,能传达出的信息可能仅为 80%。而接收方在倾听时,由于注意力分散、理解能力差异等,实际听到的可能只有 60%,真正理解的部分或许仅为 40%,最终落实到执行层面的可能只剩下 20%。
这种信息的层层流失,会导致任务执行与预期背道而驰。
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背景不同,在任务布置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解。
管理者期望的是 A 方案,成员却因理解偏差做出了 B 方案。
为有效规避这种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执行偏差,在布置完任务后,务必要求成员复述关键要点。
让成员复述这个任务的主要内容、时间节点和标准要求。
通过成员的复述,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理解偏差,确保成员真正理解了任务要求,减少因误解而导致的工作失误。
六 征询成员意见,促进主动参与
“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众多项目执行受阻的案例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 成员的工作态度。
若成员内心对任务存在抵触情绪,即便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执行过程中也可能会消极对待,导致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项目成员通常在一线工作,对实际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可能会有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征询成员的意见建议,项目经理能够及时了解成员在资源需求、技术难题、协作配合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根据反馈信息灵活调整项目任务安排,合理分配资源,优化项目计划。
在布置任务后,管理者应主动询问成员是否有疑问或想法。
“大家对这个任务安排有什么看法?有没有什么困难或需要额外支持的地方?”
“人心齐,泰山移”,成员的积极参与和认同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不仅能增强成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能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优化任务方案,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