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今天大传财政部千亿降税、减税方案获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一时间,各大舆论上“大好”、“特好”标题纷纷浮现在重要位置。
这些是不是股市的利好?
我要说的是,这些并不是股市里的真正的利好,即使你要把这些当股市的利好去理解,也非常有限。住房贷款的改善,当然是利好楼市,跟股市有什么多大牵连?房地产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靠这些去刺激居民日渐低下的购买欲,首付降低,但是,分月按揭提高了,工资收入上来没?生活成本降低没?这些都是还要细致思量的问题。
降税、减税对企业是利好,出口退税提高,对外向型经济是利好,对传统的出口产业是利好,但是,对相关上市公司未必都是利好,很多属于这些行列的企业,它不是上市公司,而且上市公司里的这些企业,困难不是一点点,这样的方案刺激一下,人家未必马上能够受益,马上能够给玩股票的就分红,你说,是不是?
股市里真正的利好,有三个层次。
第一:多培植优质公司进场,而且是合理的价格,合理的发行方式,别动不动就是几十倍的市盈率,别又带来新的大小非限售股问题,比如01年发了茅台股份上市,最终培养起了市场价值投资的信心,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不可以发行股票,应该多发行像茅台酒一样的优质上市公司,别搞那些几经“包装”过的伪劣货一上市业绩就快速变脸。优质股低价发行,且又控制了新的大小非问题,这是天大的利好。
第二:开源截流是关键。A股跌到现在,指数跌去了60%之多,两市股票平均价格不足6.5元了,按理说,泡沫水平差不多了,可是,长线资金为什么不敢进场呢?不就是那些大小非减持问题吗?不就是那些战略配售者的筹码长期需要解禁吗?这些都是要资金承接的,谁来承接?如何承接?监管者不是没有想到,看到这个问题,而是无法否定前期股改对解禁压力估计不足的认识问题。这些问题有解决方案那就是真正的第二大利好。
第三:健全市场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投资者信心为什么不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A股市场的管理工作不完善,有人会说,改革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可是,改革开放有30年了,A股市场已经是快19个年头了,这石头摸了很多年,摸来摸去,有的东西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不是没有,而是条文清晰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人坚决执行,更可怕的是,一些好制度,好措施,被随意修改,比如连续三年赢利企业才能够获得IPO权限,现在,为什么像中国南车、中国建筑等一批成立注册时间不足一年的企业就上市了?地震灾害期间,那么多灾区企业快速上市,突击上市,无不使买进者深受其害。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伤害市场投资信心的。一边是历史上的大小非全流通问题没有解决,一边又是监管者自己发行那样多新的大小非问题,你说,这是为什么?
解决了这三个方面,这对A股来说,才是真正的巨大利好。
寻常百姓能够看到的关键,监管者不是看不到,而是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智慧!其他的擦边球打得再多没有用,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出台太多,也是头痛医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