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16日,同志就教导我们“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但当时的一个现实是,不但娃娃用不起电脑,许多大人也体会到电脑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时隔多年后的1991年,许多人要想用碰下电脑,只能换上拖鞋进学校或单位的机房,还得一个小时轮侯,比起现在进五星级酒店还充满神奇和崇敬。受国民平均消费水平还很低的因素制约,当时计算机的高高在上,虽然对学电脑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连出租车司机都会告诉你,但仍是曲高和寡,冷冷清清。
“学习机的出现恰好创造并填补了市场的一种需要,学习机在落实同志宏愿上功不可没,学习机创造出一种新需要。”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说。
小霸王学习机>>>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很多30岁左右的人,对学习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为在他们的学生时代,很多人的电脑启蒙始于小霸王、步步高之类的学习机。他们从学习机中学会了基本的电脑操作,学会了打字、文档处理和基本的Basic编程,为以后的“电脑生涯”做好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掌握了当时电脑应用中的接近70%的操作。
学习机风靡得益于电脑发展初期的特殊背景,当时的电脑基本还是定位在机房,价格动辄数万元,远远超出普通用户的消费水平,人们对于电脑还处于顶礼膜拜阶段。当时的电脑应用很贫乏,除了专业研究、CAD和财务等相对专业性的应用外,基本的功能都定位在打字机,处理一些日常文档输入和打印,会操作电脑、会打字和简单编程也是当时很前卫而且趋势性的技能。
几百元的学习机已经满足了人们操作电脑、打字和简单编程这样基本的电脑功能,自然也很快就被渴望电脑却买不起电脑的人们接受了。作为一个跨越手写时代与电脑时代的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产品,学习机甚至推动了一个职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当时一女孩子用小霸王学习机会打字,就能找到很不错的工作。
仅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机无论是从硬环境还是软环境上都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并推动了电脑时代的到来,许多中国娃娃是从学习机开始跨入了IT时代的大门。在李光斗看来,“正如WALKMAN之于IPOD,没有学习机,中国的IT时代会来得更晚些。”
对于学习机的历史意义,李光斗表示,与录音机与电视机相比,学习机堪称中国式创造的先驱。录音机与电视机都是泊来品,中国制造只是在成本与功能上将这些洋电子成品进行了本土化改选。学习机的前机游戏机,虽然也是泊来品,但中国人进行了破坏性的创造,无形中运用了插位思路,进行了产品差异化的创新,创造出一种新需求,这种历史意义超越了山寨产品的意义,成为了中国式的创造先驱。
2000年以后,随着电脑的低价普及,国民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学习机在中国一线城市已经逐步被更先进的设备所取代。但李光斗认为,学习机也是网络游戏和娱乐经济的先声,从这种意义上讲,寓学于乐的学习机还是有相当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中国农村市场,学习机还是可以起到承前启后,在电脑真正普及到每一个中国家庭之前,为中国人带来快乐与技能培训。(古丰)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 <!-- Added by RelatedTopic, plugin for Bo-Blog 2.0.0 -->
学习机的历史意义超越了山寨产品的意义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8-22 11:57:0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