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答i,Claud“三问《程序员职场第一课》”

作者Leo针对一篇书评《三问《程序员职场第一课》》进行了回复,书评指出了书籍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案例缺乏分析深度等内容,并提出了改善建议。作者表示接受批评,并分享了自己正在采取的改进措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缘起

朋友i,Claud给《程序员职场第一课》写了篇很客观的书评叫“三问《程序员职场第一课》”,地址:http://www.iclaud.net/2010/07/review_on_programmer_first_course/

7月中旬我就考虑写篇文章回复此文了,想了很久没找好角度。今天上午跟编辑朋友聊起这事儿。

朋友问:“为什么回复呢?解释还是狡辩?”

我回:“i,Claud意见中肯而且条条对。我要写肯定不是为了反驳什么,支持还来不及呢?”

“那你为什么还不写?”

“原本是一个多月前就要写的,怎么回我想了很久。真正的原因是——人在面对自己缺陷的时候需要时间消化……”

Leo答三问《程序员职场第一课》

(蓝色字体为引用i,Claud原文,以下内部主要针对原文中“作者能不能做得更好?”

首先还是非常感谢i,Claud对本书的褒奖与肯定,更要感谢他对本书提出的意见。优秀的读者是图书生存的根本,先有好的读者之后才会有不错的作者,中肯的评价有利于作者的进步。

1、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体现在几个方面:有的章节感觉就是一个案例堆砌另一个案例,容易迷茫于案例本身,而忘了我们是在讨论什么问题;也有的段落感觉和现在要讨论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只是顺其自然地说到了;还有的地方逻辑不强,虽然结论说到位了,但让人不容易认同。

这种缺乏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看完全书,我很难回想起来它的主要内容。

在这样的题材上要做到系统和逻辑是很难的,一方面,它并不是固定的知识体系,没有系统的组成,也没有方法一说,所有内容都是在探索;另一方面,关于人的问题总是很难说逻辑的,每个问题都不会有普遍适用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但我认为至少可以做到:加强案例间的衔接过渡、适当的提纲和总结(如PPT的方法一样)、突出中心问题,围绕着问题展开讨论和例证、削减一些不相干(但是很想说出来)的段落、在说理时适度增加逻辑分析和情景分析。

Leo回复:这个问题在我以往的书里也存在,您提出的方法非常正确,目前我正在写作的第五本书里针对此问题已运用两个工具尽量加以克服——ExcelPPT。每写一节之前我都现在都用个Excel表把相关内部加以整理和规划,即使是曾经发表过百万字作品的我偶尔也有写起来信马由缰的问题;此外用PPT不但边写边在正文中加入插图(顺便说下我正在学画画)还能在逻辑上加以有效控制。这种方法我用了一个多月了,虽然开始写起来即慢又不习惯,但是目前已逐步适应。为了逻辑的周延和缜密牺牲部分速度是很值得的,而且整体看来也未必真的慢了多少。

2、案例缺乏分析深度

有的案例作者是说过就说过了,没有评述;也有的案例是简单评论,或者偶尔绕开话题本身。看完以后总觉得意犹未尽。绝大部分的案例是以信件的形式举出来的,我的理解是,作者试图通过回信,既实现解决来信中特定的问题,又作适当展开,来适应读者的更普遍的问题。但我认为这种形式不可取。至少在我看来,结果是一方面对来信的具体问题有避而不谈之嫌(至少也有些含糊其辞),另一方面一般性地探讨又不到位。

实际上,这本书中最大的亮点在于一些Tips,总是能看得我眼前一亮。后来我分析了一下,发现这些Tips来源于作者自己的总结,但通过案例得到了论证,让人们能够欣然接受,同时又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让人能够直接从中受益。

因此,我认为对案例可以做这样的改进:在回信中,就事论事,解决问题,同时说明解决方法的思路和理由。在每个案例之后,对其进行展开分析,既讨论其他类似情况,又提出一般性的原则。

Leo回复:您说的对,这是本书的缺陷之一。上午跟朋友聊起缺点,Ta的观点是“有的缺点是能克服的。有的缺点绝对是需要时间和沉淀的。” 作者只要沉得住气反复整理,案例分享不到位的缺点绝对是可以克服的,我的新作品中此点必定有所体现。

3、内容、版式上过于繁杂

举几个例子。

3.5节说保持身体健康,第一小节用平和的分析,到第二小节突然就成了步道式的精简列举。在全书保持文字说明的基调上,3.3.2节突然用大量图片来具体介绍如何用Foxmail实现一个具体功能。

在多处(甚至于回信中)出现一段空白,作为前面提问的回答之处。这是一种与读者交互的方法,但显得突兀,实际上让读者思考可能更好。

3.4.1节中小标题用加粗宋体,3.4.2却成了黑体(这个不一致在多处出现)。全书使用了多种字体、多种醒目方式(加粗、背景高亮等)。这些版式上的不一致固然是有一定的设计原则,但过犹不及,与PPT设计一样,读者会在这些时候分散注意力,甚至于需要花时间去分辨层级关系、重点与次重点等。

图片3-154-1等,虽然是坚持使用原始PPT,但在印刷后实在难以看清。因此,与之相关的内容让人很想放弃,跳过。

Leo回复:感谢评价。在写作的整体风格和细节之处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改版,这些缺点我会与编辑沟通一一修正。

4、举自己的例子太多

作者举自己的例子是很认真也很负责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经历过的人也都会对相关观点有所认同。但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例子,说服力就难免下降了。

同时,还出现了例子重复的情况,比如案例2.12.2。单独拿出来,它们是完整的案例,但合并到同一本书中,尤其是紧邻着,而不注意连贯性,则让读者感觉是生硬拼凑出来的结果。

Leo回复:以后图中会引入其他人的案例和故事,其中包括一些国际的著名公司的例子。过多引用自己的例子其实与自我膨胀有关,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有所改进。我有几位好朋友目光犀利用词准确,总能当面指出我的问题所在,这对克服自大很有用。

最后,再次感谢i,Claud和朋友们对我的帮助和鼓励,有你们我才能踏实地走到现在。

《程序员职场第一课》配套课程将于92日下周四晚8点在学生大本营开讲(http://student.youkuaiyun.com/space.php?do=onlineroom&id=85),我希望用精彩的课程来弥补书中的缺憾。大家有空来听,也非常高兴再次听到大家的评价!

<think>好的,用户的是如何导出VS Code里面的模型Claud3.5的对话。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的具体需求。Claud3.5听起来像是一个AI模型,可能类似于ChatGPT或者其它大语言模型。不过,目前公开的信息中并没有Claude 3.5这个模型,Anthropic公司最新的模型是Claude 3系列,比如Haiku、Sonnet和Opus。可能用户记错了版本号,或者是某个特定版本的内部名称? 接下来,用户提到的是在VS Code中导出对话。VS Code本身是一个代码编辑器,但它支持各种扩展。可能用户是通过某个VS Code扩展来使用Claude模型的,比如CodeGeeX、CodeWhisperer,或者是其他第方集成。需要确认用户是如何在VS Code里访Claude的。 如果是通过扩展,通常这些扩展会在侧边栏或者底部面板提供聊天界面,用户与模型对话的历史记录可能保存在本地或者云端。如果是本地存储,可能需要查找扩展的数据存储位置,比如在用户的配置文件夹中,例如`~/.vscode/extensions/`下的某个扩展目录内,可能存在日志或历史记录文件。如果是云端存储,可能需要通过扩展提供的导出功能,或者登录相关账号进行导出。 另外,用户可能想导出对话历史用于备份、分享或进一步分析。常见的导出方式可能包括复制粘贴对话内容、使用扩展内置的导出功能,或者直接访存储文件。需要指导用户检查他们使用的扩展是否有导出选项,或者指导如何手动定位存储文件。 同时,需要注意权限和隐私题,导出对话可能包含敏感信息,确保用户有权限进行这些操作。如果扩展没有提供直接导出功能,可能需要建议用户联系扩展的开发者,或者查看扩展的文档获取帮助。 总结步骤可能是:1. 确认使用的具体扩展;2. 检查扩展是否支持导出对话;3. 查找本地存储文件;4. 手动复制或导出数据。如果用户不清楚扩展名称,可能需要指导他们如何在VS Code中查看已安装的扩展,并找到对应的Claude集成扩展。 最后,考虑到Claude 3.5可能不存在,可能需要提示用户确认模型名称是否正确,或者是否是特定定制版本的模型,这可能会影响导出方法的不同。</think>关于导出VSCode中Claude 3.5对话的方法,需要分情况说明: 一、核心前提 1. 目前公开可用的Anthropic模型最新版本为Claude 3系列(Haiku/Sonnet/Opus),暂未发布3.5版本 2. VSCode本身不内置AI模型,需通过扩展实现集成 二、常规操作路径(以Claude 3为例) 1. 通过API集成的情况: - 检查使用的扩展设置(如:CodeGPT/Continue等) - 查找扩展配置目录(通常位于`~/.vscode/extensions/扩展名/`) - 搜索`.json`或`.log`格式的对话记录文件 2. 通过网页版集成的情况: - 使用开发者工具(F12)抓取网络请求 - 在"Network"标签筛选`/messages`或`/conversations`类型请求 - 复制响应中的JSON数据 、特殊注意事项 1. 数据安全:对话记录可能包含API密钥等敏感信息 2. 格式转换建议: ```json // 示例对话结构 { "messages": [ { "role": "user", "content": "如何导出对话" }, { "role": "assistant", "content": "可通过以下步骤..." } ] } ``` 四、替代方案建议 1. 使用官方API直接调用: ```bash curl https://api.anthropic.com/v1/messages \ -H "x-api-key: YOUR_KEY" \ -H "anthropic-version: 2023-06-01" \ -d '{ "model": "claude-3-opus-20240229", "messages": [{"role": "user", "content": "你好"}] }' ``` 2. 推荐使用原生客户端(如Claude.ai)进行对话管理 建议优先确认: 1. 实际使用的扩展名称和版本 2. 模型服务的提供方(官方API/第方代理) 3. 是否需要持续保存对话历史的需求 如需更具体的操作指引,请提供以下信息: - 使用的VSCode扩展名称 - 调用模型时的具体表现(侧边栏/独立窗口/终端输出等) - 是否已进行过对话历史存储配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