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随笔--读书笔记《学会提问》:学习提出好问题的思维方法

新随笔--读书笔记《学会提问》:学习提出好问题的思维方法

 

书中要点摘录:

“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如何回应,你必须做出选择:

1、你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

2. 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批判后,再接收。”

批注:

我平时也有这个问题,常常会不加思考的接受别人的观点,通常是比我资深或更专业的人的观点,大多数时候确实没有经过分析。

日后需要注意:

1. 或许他的论点是片面的,或已过时的,我没有分析,简单接受,时间长了会影响我的思维习惯。

2. 如果对观点进行批判后再接受,更能将谈话深入下去,能够产生更多话题和火花。

 

书中要点摘录:

"批判性思维:

1. 养成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分析提炼关键问题的意识。

2. 恰如其分的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3. 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批注:

我认为本书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其实是培养一种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第一点:思维逻辑的要点,首先提出问题要环环相扣,也就是讨论问题时的每个提问应该和上一个提问有关联,更深入,而不能跳跃,跳跃会导致讨论无法深入。 

第二点:提取关键字,快速做出分析(批判性的),如果没那么快想清楚,可以问他:我对这个很好奇。这样可以引导对象继续就这个问题说下去,同时,给我自己思考的时间。

第三点:提问的时候多带上对方刚才表达过的关键词,这样一个是让问题和回答始终不离核心。还有就是让对方感觉我能够听懂他说的话,更愿意谈下去。

 

书中要点摘录:

"两种思维方式:

海绵式思维:被动吸收。缺点:对信息和观点不知如何取舍。(说的也是只接受不批判的道理)

淘金式思维:分析信息的价值。"

 

批注:

根据书中所述,这两种思维方式要相辅相成。

首先海绵式,就是要多看、多记录。这是我们日常能够做到的。

淘金式思维是说在记录后,对标注的重点,模拟提出问题,看看现有的资料能不能解释你的疑问。这应该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思考及体会:

1. 改变思维方式,把结论变成问题,重新思考,从已知的资料中寻求论据,来判断是否成立。

2. 培养提取关键字的习惯,多注意他的回答中所说的“假设“的话。

3. 所提出的问题要保持相关性。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连环提问,不脱离关键词的范围,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

   可以适当提醒他:我刚才听您说过。。。。,

4.要注意提问态度,批判性思维要隐藏在思维逻辑里,不要让对方明显感觉到,否则,会认为你在刁难他。这是个度的把握技巧。

 

书中要点摘录: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字表达的证据”

看统计报表有几个基本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尽量找到足够多的关于这些数据是如何采集的信息。

关键点:数据发布机构是否权威?搜索一下发布方背景资料,最好看到原始文件。                

 

第二个策略:警惕平均值

我们被平均了好多年了,我们人均收入已达8千多/月(北京地区),这个平均值是否有问题,那有问题我该怎么去分析呢?

书中介绍了平均值的统计方法,不同的统计平均值的方法,数据结论是不一样的,这可能就是我们“被”平均的根源所在。

 

书中要点摘录:

"一般有三种平均值统计方法

平均数:把所有数值相加然后用总数及数据除以相加的数值个数。

中位数:将所有数值从高到低排列然后找到最中间的数值。

众数:计算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然后找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批注:

见到平均数后问问对方用的是哪种平均数计算方法,自己在试着用另外两种分析一下,这样做可以帮助找到其破绽,而且,可以通过对方的破绽挖掘出新的新闻点。

 

第三个策略:看到数据后,要分析一下提供数据的人。什么样的数据作为证据能对他的结论有帮助。

书中举得例子:我想为艾滋病人筹款,我就要说:艾滋病项目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因为在2009年,有54000人饱受折磨。

这个数据里我认为他故意忽略了几点,

1. 地点和数据来源----(全世界、全中国,还是哪)

2  统计指标:什么叫饱受折磨,是很严重还是有症状,都忽略了。

3. 百分比:故意忽略,因为如果和全人类人口数来说,艾滋病人肯定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这样说对筹款方有利,容易引发关注,这种写法在各行业的数据报表中最常见,也就是数据为发布方服务。

 

第四个策略:分析统计方式和统计数据的表现方法

统计数据的数据来源是哪些人群,哪些地点,投票计数方式是什么?投票采用了哪种方式,比如网上还是地面

数据要问结论服务,最终为发布方服务,不管是我们来找数据的问题,还是不让别人找到我们的问题,还是用数据来营销更多人,都要注意发布方式。

统计数据的表现方法是说数据相同,表述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

比如书中所说:在药品和化妆品的广告报道中一般多提相对风险,效果会更好。

如:甲种疗法可以减少33%的人再次患病的可能,这种表述更能引起人的关注。

 

批注:

从这一章我学到了4点:

1、 学会用推理辨别数据

2、找出数据的缺陷

3、找出数据的受益方

4、我提出数据时要考虑到以上的问题

 

书中要点摘录:

"那些只想让我们接受他的观点的人,只会提供的我们这些观点的正面原因。"

批注:

这类情况主要见于各类广告中,一般着重描述最好的一面,目的是劝说我们购买他们指定的产品。

比如:小米手机的广告,“快,小米手机就是快”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快是他的论点,那他的论据呢,这些论据是在什么测试环境下出来的,快的标准是什么,你在什么情况下测试快,你跟谁比较起来快,你和同等价位的手机比较起来到底快多少。但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些问题,他们希望一个人站出来一本正经的把一个他认为复杂的问题简单说清楚,而忽略了结论是否合理。因此,小米手机和标榜牙医协会推荐的牙膏广告(事后证明该牙医协会是假的),他们的推销点找的很准。

小米手机知道自己的外观不好看,因此故意忽略了这一个重要信息,强调性能,这样,用户就会关注和讨论都会集中到这个点上,也就忽略了其它重要信息。

 

书中要点摘录:

“你应该记住几乎任何一个你所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

因此,写软文和广告时,只要突出一个优势(或设计一个优势)就行了。目的就是影响你的目标用户的思维维度,从而说服他们接受。

 

书中要点摘录:

"大部分人阅读时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如果信息太长就会感到厌倦,因此,都要有意省略掉一些信息。"

 

批注:

省略信息难以避免,因此要在写推广文章时考虑哪些信息可以被省略,这真的是一个问题,很多时候生怕遗漏了哪个信息,会让用户觉得他想知道的重要信息被遗漏了。书中的建议是寻找一些价值观和自己不同的人,观察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才会接受你的结论。

我想可能还有些办法可以考虑使用:

1。 找出你文章的结论,然后在文章中找论据,看论据是否能支撑论点。如果不能,那应该是遗漏了重要信息。

2。 虚构出一个典型人物,设想他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收入水平,消费场所等等,给他请一个名字,建立一个小档案,然后设想他看到这篇文章后的反映。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决用户提出的关于Lucky Excel行高自适应不生效的问题。首先,我需要了解Lucky Excel的基本情况,它是什么,主要功能有哪些。Lucky Excel是一个开源的JavaScript库,用于在网页中嵌入类似Excel的电子表格功能,支持导入导出Excel文件,并且提供一些交互功能。用户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行高无法根据内容自动调整的问题。 接下来,我应该考虑可能的原因。根据经验,类似的问题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配置错误、内容特殊性、版本问题、浏览器兼容性或者事件处理未正确触发等。我需要逐一分析这些可能性,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配置问题。用户是否正确地启用了自动行高配置?我需要查阅Lucky Excel的文档,确认是否有相关的配置项,比如autoRowHeight或类似的参数。如果用户没有正确配置,可能需要指导他们如何设置。 其次,内容特殊性。如果单元格内容包含换行符、特殊符或者过长的文本,可能导致自动行高计算不准确。这时候可能需要手动调整行高,或者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版本问题也是一个常见因素。用户可能在使用旧版本的Lucky Excel,而自动行高的功能在后续版本中才被修复或优化。建议用户升级到最新版本,查看问题是否解决。 浏览器兼容性方面,不同的浏览器对CSS和JavaScript的支持可能有差异,导致行高计算错误。用户需要测试不同的浏览器,确认是否存在兼容性问题,并检查控制台是否有报错信息。 事件触发的问题:自动行高可能需要用户执行某些操作(如双击行边栏)才会触发。用户是否进行了正确的操作?或者是否需要调用API来手动触发自适应功能? 另外,可能还需要考虑CSS样式的冲突。如果父容器或相关元素的CSS限制了行高,比如设置了固定的高度或overflow属性,可能会影响自适应效果。用户需要检查CSS样式,确保没有冲突。 还有,异步加载数据的情况。如果数据是动态加载的,可能在渲染时数据还未完全加载,导致行高计算不准确。这时候需要在数据加载完成后,手动触发自适应功能。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建议用户查阅官方文档、GitHub issues或者社区讨论,看看是否有其他用户遇到类似问题,或者直接向开发者提交问题报告。 现在需要将这些思路整理成结构化的回答,分步骤帮助用户排查问题。需要确保语言清晰,步骤明确,用户能够逐步检查和尝试解决。同时,要使用中文,避免技术术语过于复杂,让用户容易理解。</think>关于Lucky Excel行高自适应不生效的问题,以下是逐步排查与解决方案: --- ### 一、检查配置参数 1. **确认是否启用自适应** Lucky Excel需通过配置项开启行高自适应。检查代码中是否设置: ```javascript luckysheet.create({ container: 'container', autoRowHeight: true // 确保此参数为true }); ``` 2. **动态更新配置(若初始化未设置)** 若已初始化表格,可通过API更新: ```javascript luckysheet.setConfig({ autoRowHeight: true }); ``` --- ### 二、内容特殊性排查 1. **换行符与长文本** - 单元格内容含`\n`时,需设置允许换行: ```javascript luckysheet.setCellValue(row, col, { v: "文本\n换行", m: "文本\n换行", ct: { fa: "@", t: "s" } }); ``` - 若文本过长超出容器宽度,需同时检查列宽是否足够。 2. **富文本或公式影响** 单元格包含富文本(如混合体样式)或公式时,可能干扰计算。尝试使用纯文本测试。 --- ### 三、版本与兼容性 1. **升级到最新版本** 旧版本可能存在行高计算Bug。通过npm或CDN更新: ```bash npm install luckyexcel ``` 2. **浏览器控制台检查** - 打开浏览器开发者工具(F12),查看Console是否有报错(如`autoRowHeight is not a function`)。 - 测试Chrome/Firefox/Edge等主流浏览器,排除兼容性问题。 --- ### 四、手动触发自适应 1. **通过API强制刷新行高** 调用以下方法尝试: ```javascript luckysheet.refreshRowHeight(row); // 刷新单行 luckysheet.refreshRowHeightAll(); // 刷新所有行 ``` 2. **模拟用户操作** 双击行号右侧的分隔线(类似Excel行为),观察是否能触发自适应。 --- ### 五、CSS样式冲突 1. **检查父容器样式** 确保表格容器未限制高度或设置`overflow:hidden`: ```css #container { width: 100%; height: 600px; /* 需明确高度 */ overflow: visible; /* 允许内容扩展 */ } ``` 2. **覆盖默认行高样式** 若存在`!important`标记的CSS,可能覆盖计算值。例如: ```css .luckysheet .row-header { height: auto !important; /* 移除固定行高 */ } ``` --- ### 六、异步数据处理 1. **延迟加载后刷新** 若数据通过Ajax异步加载,在回调中触发自适应: ```javascript fetchData().then(data => { luckysheet.loadData(data); luckysheet.refreshRowHeightAll(); }); ``` --- ### 七、官方资源与社区支持 1. **查阅文档与Issues** - [LuckySheet官方文档](https://mengshukeji.github.io/LuckysheetDocs/guide/) - [GitHub Issues](https://github.com/mengshukeji/Luckysheet/issues) 搜索“autoRowHeight”。 2. **提交问题反馈** 提供复现代码、版本号、浏览器环境及错误截图,加速问题定位。 --- 通过以上步骤排查,90%以上的行高问题可解决。若仍无效,建议提供具体代码片段和复现步骤,进一步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