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csdn的blog,在首页发现白鸦写的“再说淘宝的评价和信用机制”,然后到“回复:陕西科技大学用户体验0分”,再到白鸦的个人blog,感触颇多。我更是在“界面烂还是界面设计烂?(1)”中,当看到白鸦提到的“如何诠释需求”要比“如何设计”更加重要”,发现自己突然对程序开发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白鸦,他对用户界面以及用户交互,理解得是那么的深刻,而且诠释却又那么的浅显易懂。
我从毕业到现在工作,也就4年时间。在这4年期间,一直是做程序开发,并且有时候兼做程序设计。在才开始的时候,为了体现自己所谓的技术,并没有关注过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记得在第一家公司,因为做的内部的ERP系统,老总总是说,先完成功能,上线后再根据需要修改界面。结果项目是一个接一个,根本没有时间去做界面。后来老总见我们基本上不去内部ERP,就问我们为什么。虽然嘴上说在上面没有我们什么业务,实际上我确知道那个更本就是很难操作。
后来,到第二家公司后,其中一个项目是做一个内部的IM。开始我并没有参与,等其他人把界面都实现后,我才加入进去对功能的开发。后来大家发现,在交互方面确实有问题,但是又不能准确的说出来,说是留到第二版的时候再考虑用wpf来解决。现在的结果是,第一版提交上去后,就没有下文了。
直到今天我才了解,用户体验原来是一个很深奥的东西,不像自己以前理解的那样简单。它涉及到一个项目的成功还是失败。其实无论是用户体验还是程序设计和开发,都是由需求所来。真正的满足需求,实际上是看一个人怎样去诠释这个需求。或许在一开始会有失败,但如果时时刻刻想到,并以用户的角度去理解去开发,那么最终还是会被接受。
其实NOKIA早就提出“科技以人为本”,为什么QQ比MSN等其他IM的市场占有率高,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了解了中国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同时也去引导了用户。
所以怎样做好程序?其实只要诠释好了需求,实现了与用户真正的交互,努力去做“通道”,那么就一定能把程序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