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协同仿真与面部检测技术
1. 硬件/软件协同仿真器概述
在多处理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实时操作系统(RTOS)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多处理器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提出了一种支持日本标准 RTOS 的硬件/软件协同仿真器。该仿真器通过软件模拟器和硬件模拟器的并发执行,并进行通信来实现协同仿真。
1.1 通信机制
协同仿真器支持两种通信机制:基于远程过程调用(RPC)的灵活通信和基于主机共享内存的快速通信。
1.1.1 基于 RPC 的灵活通信
- 原理 :假设采用内存映射 I/O,唯一地址映射到硬件模拟器,由 DM 管理地址和硬件模拟器的映射。当软件模拟器需要对硬件模拟器进行读写访问时,先发送带地址的访问请求,DM 根据地址映射选择合适的硬件模拟器,并将请求转发。
- 实现 :请求的传输通过 MS - Windows 上的标准 RPC(COM)实现。COM 是 MS - Windows 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机制,是二进制标准,支持多种语言。软件模拟器、硬件模拟器和 DM 都有各自的 COM 对象,在初始设置阶段,各模拟器连接到 DM 并交换 COM 对象的指针,之后通过指针进行 RPC 通信。
- 应用程序访问 :应用程序使用 ITRON 项目定义的硬件访问接口进行读写操作,如:
x = sil_rew_mem(address);
// x = *add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