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题目解析

在我们学习完所有基础内容后才会去解决本学期的期末试题

一、存储器设计和连接

解决本题之前可以先看一下博主写的前置课程安排

存储器的分类(RAM,ROM)-优快云博客

二、高速缓冲存储器

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高频考点就是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的基本概念

第一问相关知识点

地址映射和替换算法

第一问解决步骤

第二问相关知识点

第二问解决过程

三、计算总线带宽

总线带宽 = 总线周期的频率 * 总线宽度(即一次传输的位数)

总线周期 = 一个时钟周期 

时钟频率为12MHz 则 时钟周期 = 总线周期 = 1/12MHz  

总线宽度 = 64位  , 64b/8b = 8B

所以总线带宽 = 8B * 1/12MHz  = 2/3 (B/MHz)

四、浮点数计算

五、指令系统

马士兵

  • 为什么PC中存放的是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而不是当前指令的地址?

因为在当前指令被“取出”(Fetch)之后,PC 会立即自增,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以备下一周期使用。


指令周期回顾(以经典冯诺依曼架构为例):

CPU 执行一条指令的基本流程大致如下:

  1. 取指(Fetch):从内存中读取“当前”指令,地址由 PC 提供。

  2. PC 自增:一旦读取完成,PC 通常自动加 1(或加上指令字长),准备好指向下一条指令

  3. 译码(Decode):对取出的指令进行译码。

  4. 执行(Execute):执行指令。

  5. 写回/更新:更新结果。


关键点是第 2 步:PC 在取指后立刻更新

  • 当你说“当前指令”时,它已经被取出并正在执行。

  • 同一时间,PC 被更新成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为的是:

    当前指令执行完后,下一条指令能立刻被读取,无需再回头找地址。

六、指令流水线

第六题和第七题基本是同一个知识点,都是“指令流水线”相关内容。

但它们关注的角度不同

题号知识点主要关注内容
第6题流水线中的数据相关冲突分析与解决方法重点考察 RAW 冲突(Read After Write)及调度/前递/推迟策略
第7题流水线的性能评价指标:加速比、吞吐率重点考察理想 vs 实际流水线性能计算,包括时间分析

  • 流水线:将一个任务拆成多个阶段(比如 m 个),每个阶段执行任务的一部分。

  • 非流水线:每次任务需要完整执行所有阶段,任务是串行完成的。

流水线吞吐率

✅ 一、什么是吞吐率(Throughput)

吞吐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流水线能完成多少条指令或任务。

通俗点说就是:

**流水线多久能“吐”出一条结果?**越快,吞吐率越高。

流水线加速比

流水线的效率

九、微程序控制器和微指令

取指微程序 在ADD指令和STA指令 中出现重复使用,所以我们可以"提取公因式"

知识点分析:

  1. - 微程序控制:这是一种实现控制单元的方法,其中控制信号由存储在控制存储器中的微指令序列生成。
  2. - 微指令:每个微指令包含一组控制信号,用于在CPU的各个部件之间协调操作。
  3. - 微地址:微指令在控制存储器中的地址。
  4. - 取指周期:CPU从内存中取指令的周期。
  5. - 执行周期:指令被解码并执行的周期。
  6. - 优化:这里通过共享微指令来减少控制存储器的使用,例如,通过重用公共的微指令序列。

用户需要根据优化后的控制存储器内容,写出ADD和STA微程序在执行周期中的微程序读取顺序。

解决过程

ADD微程序在执行周期中的读取顺序
优化后ADD微程序直接给出了执行序列,读取顺序为以下9个微指令的顺序(按列表顺序):

STA微程序在执行周期中的读取顺序
优化后未提供STA微程序内容,因此我们基于优化前内容推导。优化前STA的执行序列未明确,但通常使用完整微指令序列。读取顺序为以下9个微指令的顺序(按优化前列表顺序):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