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丰田召回看大规模扩张制造和压缩成本引发质量问题

丰田因汽车质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召回车辆,暴露出全球化生产模式的风险。此次事件不仅导致丰田经济损失巨大,更对其长期以来建立的品牌信誉造成了严重损害。文章探讨了丰田在成本控制与质量保证之间的平衡问题,以及供应商合作模式中存在的潜在缺陷。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发人深省。估计不单单是丰田汽车制造有这样的问题,在这样的全球化、压缩成本和金融危机的大的环境下,可能其他汽车制造和其他行业的制造业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值得制造企业对于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深思,在这种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确可以降低成本,然而,对于供应链环节中的各个节点的控制以及质量的保障的确是一大难题。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丰田事件吧。

下面引自http://www.suvchina.com.cn/n-7801.html

日本丰田汽车召回事件持续发酵。9日,丰田公司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召回43.7万辆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及其他3款混合动力车型。同一天,美国运输部又称接到有关丰田卡罗拉系列跑偏的投诉并可能会介入调查。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丰田“踏板门”、“脚垫门”、“刹车门”愈演愈烈,“跑偏门”又接踵而至,丰田四处灭火,危机应对捉襟见肘。

巨额损失、销售下降自不必说,其数十年塑造的质量口碑更是岌岌可危。

丰田召回事件暴露了全球化生产模式的潜在风险。在美国销售的丰田汽车大多由本土制造,此次引发丰田危机的油门踏板也由美国CTS公司供应。全球化生产的显著特征就是制造外包和供应链拓展,这种基于比较优势的生产模式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弱化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因此,如何在利用全球供应链的同时,控制好产品质量并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成为诸多跨国经营企业必修的“平衡术”。

显然,丰田扩张的“刹车片”失灵,直接导致了质量与成本平衡的瓦解。为应付规模迅速扩张,丰田通过零部件通用化来推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削减成本、扩大供应能力,为此曾一度将汽车车门扶手的类型由原来的35种减少为3种。在推行零部件通用化之初,整车成本下降明显。然而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质量稳定性逐渐出现问题。过去五年丰田急速扩张,也正是其产品召回最频繁的五年。

此外,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丰田“捆绑式”供应商合作模式的缺陷。在这种模式下,丰田与零部件供应商常常相互持股,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比较封闭的关系,这种关系稳定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能够迅速地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反应,这也是丰田在美国市场制胜的法宝之一。

然而,金融危机影响下丰田削减产量,零部件供应商产量也随之锐减,但由于零部件供应商的设备投资已完全被丰田“绑定”,过剩的产能导致成本压力增大,在此情形下,成本压力有可能通过牺牲质量来缓解。

 。。。。。。。

 

评论:::

 

2010年3月2日,丰田公司总裁也到中国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就丰田因为凯美瑞“刹车门”召回事件进行道歉,也表明丰田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把中国市场当成救命稻草。然而,就在发布会的现场,居然也出现了意外,由于“刹车”质量问题的车主,最终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和赔偿,大闹新闻发布会。这也表明了,丰田在出了质量问题后,解决方法不当,在安抚受害车主方面做得不够。如果丰田要想赢得中国市场,其在质量和品牌形象的恢复上,可能采用当前的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

 

制造业中的汽车行业如此,其他行业岂不是也这样?

 

每次开会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今年我们要生产多少台,扩大产能到要生产多少台”,又有多少人,在扩大产能的同时,考虑如何保证质量?如何对供应商的品质和资质进行评估?如何提高质量管理等等问题。

 

出了质量问题,对于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也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态度不好,则企业形象毁于一旦,还有谁愿意再用一个不负责人的厂家的产品,消费者的安全又如何得到保障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