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离职的人,往往不是技术不行,也不是钱没给够,而是彻底失去了开口的欲望。

一个做数字前端的工程师,在周会上提出优化方案,被项目经理一句"现在没时间折腾"打发了。下次他又提,还是那句话。第三次,他就不说了。再过几个月,离职信就到了HR邮箱里。
当一个人连问题都懒得反映的时候,他已经在心里辞职了。
芯片研发本来就是个需要频繁沟通的活儿。验证工程师要跟设计对testcase,后端要跟前端确认时钟树,项目组要跟市场部撕需求。每个环节都得说话,都得推进。但当一个人发现,说了等于没说,推了也推不动,沟通就变成了一种消耗。
这种消耗比加班还可怕。加班起码看得见产出,沟通无效就是纯粹的精神内耗。今天开会讨论了两小时,明天还是原地踏步。这周提的建议被莫名其妙否了。慢慢地,人就不想说了。
不想说,不代表不在乎。恰恰相反,越是在乎工作的人,越容易因为沟通失效而心寒。那些混日子的,本来就不care事情怎么推进,自然也无所谓说不说。真正想把芯片做好的人,才会因为说不动、推不动而感到挫败。
有人会说,是不是沟通方式有问题?但在一个组织里,如果大家都得小心翼翼地琢磨怎么说话才能让事情往前走,这本身就说明系统出问题了。健康的团队,应该是说了就能被听见,提了就能被讨论,哪怕最后不采纳,起码有个合理的反馈。
当沟通变成阻力而不是动力,人才流失就是必然的。那些离职的人,带走的不只是技术经验,还有对这个组织彻底的失望。
所以下次看到有人辞职,别急着问是不是钱没给够。先问问,他在这里,还说得上话吗?
沟通失效导致的技术人才流失
470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