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 GDEM镶嵌

ASTER GDEM(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是美国航天局(NASA)与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共同推出了最新的地球电子地形数据,该数据是根据NASA的新一代对地观测卫星Terra的详尽观测结果制作完成的。目前,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ASTER GDEM数据。

下载地址:

http://www.gdem.aster.ersdac.or.jp/search.jsp

http://datamirror.csdb.cn/dem/search1.jsp

由于国外的网址下载速度比较慢,因此采用中科院的镜像网站(上面第二个网址)下载,下载后将压缩包解开,其中有三个文件,名为ASTGTM_********_DEM_UTM.img的为DEM数据,在ArcGIS中可以看到它的坐标为UTM坐标系统。熟知UTM坐标系的读者应该知道,它是采用6度分带的方法来投影不同地区,这也就意味着不同分度带的地图可能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统,因此在进行跨带拼接的时候是比较麻烦的。

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从地址2中下载的数据不管是否跨带,在ArcGIS 9.3中可以正常的读取和接边,通过Toolbox中的Data Management Tools—>Raster—>Raster Dataset—>Mosaic/Mosaic to New Raster工具可以很好的将ASTER GDEM镶嵌在一起,在数据量比较少的时候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如果数据量比较大,那就要耗费非常多的时间了。笔者用这个方法拼接整个山东省的DEM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心疼本本啊。

鉴于ArcGIS镶嵌大数据量的GDEM十分耗费时间,因此想通过其他的软件进行镶嵌,但是实际操作发现,在ERDAS中镶嵌的图像有缝隙,ENVI无法正常读取下载的*.img格式文件。于是我又想到了Arc/Info Workstation,这是一个面向过程的软件,其工作效率是非常高的。但是Arc/Info无法操作*.img格式的数据,因此在使用Arc/Info时应该现将数据转换为GRID格式。通过操作发现,Arc/Info在拼接不跨带的GDEM数据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数据跨带,拼接起来的图像会有错位。

为了消除这种错位,笔者想到了先进行投影变换,将UTM的投影坐标转换为WGS84的地理坐标(球面坐标),因为UTM与WGS84使用的椭球体是相同的,所以不用使用3参或7参。经过投影变换后就将原来的以“米”为单位的图像转换为以“经纬度”为坐标的数据。GDEM数据也由原来的有倾斜变为横平竖直的矩形。这样在Arc/Info的GRID模块下,利用Merge命令可以很快将大数据量的GDEM镶嵌起来。镶嵌好的数据可以通过投影变换变换到我们需要的投影上。图一是用Arc/Info镶嵌好图像后转换为Albers坐标系统后的DEM。

 

图一    Arc/Info拼接的图像投影变换为Alber坐标后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投影变换后的GDEM与矢量边界数据套合的非常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