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DM(机器、深度)
文章平均质量分 94
数据挖掘(机器、深度)
小胡说技书
初始阶段(“窃火”计划)。长文本博客做模型上下文。新书《千界明彻录》(故事形式构建元思维)——胡说小说。更多思辨内容在公众号。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机器学习数学基础与商业实践指南:从统计显著性到预测能力的认知升级
本指南从商业实践角度深入解析机器学习的核心悖论:为什么统计显著的群体差异无法直接转化为准确的个体预测?通过系统梳理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的数学本质差异,文章揭示了统计分析与机器学习预测在认知框架上的根本区别。更重要的是,指南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提出了技术选择的商业智慧:用户画像等描述性任务更适合统计方法,自然现象预测更适合机器学习,而个体行为预测需要权衡投资回报。文章不仅提供技术理论基础,更关注实际应用中的决策框架,帮助读者在复杂商业环境中做出明智的技术选择,实现技术价值与商业目标的深度融合。原创 2025-08-20 19:47:32 · 727 阅读 · 0 评论 -
从哲学(业务)视角看待数据挖掘:从认知到实践的螺旋上升
本文从独特的哲学视角重新审视数据挖掘的本质,突破传统线性流程思维,揭示数据挖掘的循环认知特性。文章深入探讨了从认知科学到不可知科学的范式转换,构建了哲学层、技术层、应用层的三维框架,系统分析了特征工程的本体论意义、模型构建的认识论基础,以及评估方法背后的价值判断。通过融合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奥卡姆剃刀原理等哲学思想,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批判性思维方法论。文章不仅涵盖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部署的全流程技术实践,更重要的是培养读者的哲学思辨能力,帮助数据科学从业者在技术精进的同时提升认知深度,实现从技术工匠向智慧践行原创 2025-08-18 19:06:31 · 917 阅读 · 0 评论 -
DataOceanAI Dolphin(ffmpeg音频转化教程) 多语言(中国方言)语音识别系统部署与应用指南
DataOceanAI Dolphin是由清华大学与DataOceanAI联合开发的先进多语言自动语音识别系统,专门针对东方语言进行优化。该系统基于Transformer架构,支持40种亚洲语言和22种中文方言,训练数据超过21万小时,提供从140M到1.67B参数的多个模型版本。Dolphin的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其对中文方言的精准识别能力。通过引入地区特定标记和大规模方言数据训练,系统在处理温州话、粤语、四川话等方言时表现显著优于传统语音识别系统。原创 2025-08-13 16:26:33 · 1572 阅读 · 0 评论 -
Token机制深度学习指南:从原理到实践的全景解析
深入解析大语言模型中Token机制的技术原理与实践应用。本文从Token的本质定义出发,系统剖析了中英文Token化的根本性差异——中文每字需2-3倍Token消耗的技术原因,详解了BPE、WordPiece等主流算法的设计理念。重点探讨了Transformer架构中上下文窗口的实际限制,揭示了"迷失在中间"现象背后的注意力机制原理。通过对比不同Token化策略的效率与适用场景,提供了Token预算管理、多语言优化、性能调优等实战策原创 2025-08-06 13:21:23 · 1170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Docker的GPU版本飞桨PaddleOCR部署深度指南(国内镜像)2025年7月底测试好用: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技术方案
本指南深入解析基于Docker的GPU版本PaddleOCR 3.0部署方案,为企业级OCR服务构建提供完整的技术路径。文章从底层架构原理出发,系统阐述容器化部署的核心优势,详细剖析Dockerfile构建策略、Docker Compose编排配置以及GPU资源管理机制。内容涵盖环境配置、依赖管理、性能优化、故障排查等关键环节,特别针对PaddleOCR 3.0的新特性变更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GPU原创 2025-07-25 17:30:28 · 2010 阅读 · 0 评论 -
Umi-OCR 的 Docker安装(win制作镜像,Linux(Ubuntu Server 22.04)离线部署)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系统构建Umi-OCR Docker镜像并迁移到Ubuntu Server的完整流程。主要内容包括:1) 在Windows通过Dockerfile构建镜像并测试无头模式;2) 导出镜像为tar文件并传输到Ubuntu服务器;3) 在Ubuntu 22.04上导入镜像并配置21224端口运行;4) 提供HTTP接口测试、持久化配置及自动启动设置。文档还包含CPU兼容性检查、防火墙配置等注意事项,以及故障排除建议,帮助用户完成离线环境下Umi-OCR服务的跨平台部署。原创 2025-07-11 22:54:30 · 822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科学中的样本选择艺术(建立数据集):从统计学原理到大模型时代的实践指南
这篇技术深度文章系统地探讨了数据科学中样本选择的核心原理与实践策略。从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出发,文章深入剖析了样本代表性的多维度内涵,详细阐述了类别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前瞻性地探讨了大模型时代样本选择的新范式。原创 2025-07-10 09:47:43 · 1048 阅读 · 0 评论 -
文本标签提取与大模型理解:方法论深度指南
这篇深度技术指南探讨了文本标签提取从传统统计方法到大模型时代的演进历程。文章从认知心理学和信息论的理论基础出发,深入剖析了Transformer架构、预训练-微调范式等前沿技术如何革新标签提取的方法论。作者详细阐述了从TF-IDF到GPT等技术的优劣对比,并重点分析了用户画像构建中的标签应用实践。原创 2025-07-09 22:00:15 · 1324 阅读 · 0 评论 -
标签体系设计与管理:从理论基础到智能化实践的综合指南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标签系统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文章从哲学本体论、逻辑学和语言符号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系统阐述了标签的语义原子化设计原理和多级体系构建方法。同时详细介绍了标签全生命周期管理、人机协同识别机制、深度学习应用以及质量保障体系。原创 2025-07-04 22:14:12 · 1191 阅读 · 0 评论 -
JSON-LD 开发手册
这是一份全面深入的JSON-LD技术指南,从语义Web的哲学基础出发,系统性地探讨了JSON-LD如何实现从传统数据处理向语义理解的范式转变。文档详细解析了@符号家族的完整体系,涵盖身份标识、值处理、结构组织等核心功能,深入剖析了扩展、压缩、框架化、规范化四大核心算法的工作机制。更进一步,文档探讨了作用域上下文、容器类型、类型继承等高级特性的实际应用模式,并提供了动态上下文管理和缓存策略的工程实践方案。原创 2025-06-30 21:09:01 · 1276 阅读 · 0 评论 -
序列标注与标记体系:理论方法与实践指南
这份指南深入探讨了自然语言处理中序列标注任务的完整知识体系,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全面覆盖。内容涵盖隐马尔可夫模型、条件随机场等经典统计方法,以及BiLSTM-CRF、BERT等现代神经网络架构的原理与实现。指南详细阐述了BIO、BILOU等标记方案的设计思想,提供系统化的特征工程方法和模型训练策略。特别关注实践层面,包含项目实施框架、数据准备最佳实践、性能优化技巧和系统集成方案。同时展望了少样本学习、多模态融合等前沿发展方向,为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从理论学习到工程落地的完整路径。原创 2025-06-30 19:41:53 · 1453 阅读 · 0 评论 -
8w字:推荐系统技术体系深度解析:从理论基础到工业实践的完整指南
本文系统梳理了推荐系统从经典算法到前沿技术的完整技术体系。深入解析协同过滤、矩阵分解、深度学习等核心算法原理,详细介绍Netflix、阿里巴巴、抖音等顶级公司的工程实践案例,探讨大语言模型、多模态融合、因果推理等前沿发展趋势。涵盖数据处理、特征工程、模型训练、效果评估、系统架构等全栈技术,为推荐系统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原创 2025-06-24 21:44:23 · 1489 阅读 · 0 评论 -
小白科普向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从原理到实践的完整指南
Transformer架构通过革命性的"注意力机制"彻底改变了深度学习领域。这篇深度解析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剖析了《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论文的核心思想,详解了多头注意力、位置编码、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等关键组件的原理与实现。文章不仅追溯了Transformer解决传统RNN/CNN局限性的创新思路,还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和优化技巧,并展望了其在NLP、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6-14 23:05:48 · 1171 阅读 · 0 评论 -
声纹技术体系: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的完整技术架构
在理论层面,声纹识别以声学信号处理的数学基础为核心,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时频分析,提取MFCC、LPCC等特征参数。技术发展从GMM-UBM的概率建模框架开始,经过i-vector的因子分析方法,发展到x-vector、ECAPA-TDNN等深度学习架构,在建模能力和泛化性能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在工程实践中,现代声纹识别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音频预处理、特征提取、说话人建模、评分判决和性能评估五个核心模块。原创 2025-05-31 22:45:19 · 791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科学入门必备(Anaconda3安装及使用教程):Python核心库详解与实践指南
本文为数据科学初学者提供了Python核心库的全面指南,系统解析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完整技术栈。文章深入讲解了NumPy的数值计算基础、Pandas的数据处理核心、Matplotlib与Seaborn的可视化双擎,以及Scikit-learn的机器学习引擎。同时涵盖了SciPy科学计算、文件路径管理、网络数据获取、时间序列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通过Anaconda环境管理和Jupyter Notebook最佳实践,建立了完整的开发工作流程。原创 2025-05-29 12:28:37 · 901 阅读 · 0 评论 -
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全面指南
本指南系统阐述信息论的核心理论体系与实际应用。信息论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由香农于1948年建立,以比特为基本单位量化信息。核心概念包括香农熵、条件熵和互信息,分别衡量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条件不确定性和统计依赖程度。信源编码定理确立无损压缩的理论极限,指导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等实用算法的设计。信道编码定理揭示可靠通信的容量限制,为汉明码、卷积码等纠错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现代应用涵盖数据压缩、密码学、机器学习和通信系统等领域。量子信息论和网络信息论代表前沿发展方向。原创 2025-05-26 22:17:49 · 1206 阅读 · 0 评论 -
马尔可夫链(AI、ML):逻辑与数学的交汇
# 马尔可夫链摘要马尔可夫链是一种随机过程,其核心特性为"无记忆性":系统的未来状态仅依赖于当前状态,而与历史路径无关。通过状态空间和转移概率矩阵,马尔可夫链能够描述系统如何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这一理论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蒙特卡洛方法中。从逻辑学角度看,马尔可夫链体现了确定性规则与不确定性结果的结合,为复杂系统分析提供了强大工具,展示了概率论与逻辑学的深度融合。原创 2025-05-20 21:08:02 · 2203 阅读 · 0 评论 -
图像颜色理论与数据挖掘应用的全景解析
图像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本质上是一个多维数组结构,每个像素包含空间位置信息和颜色强度信息。从逻辑学角度,图像可以表示为函数映射:Image = f(x, y, c),其中x和y表示空间坐标,c表示颜色通道。这种数学抽象为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原创 2025-05-14 21:53:39 · 994 阅读 · 0 评论 -
霍夫圆变换全面解析(OpenCV)
霍夫圆变换(Hough Circle Transform)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用于检测图像中圆形物体的一种经典算法。它是霍夫变换(Hough Transform)的一种特殊形式,专门用于识别圆形结构。霍夫变换最初由Paul Hough于1962年提出,主要用于直线检测,后来被Richard Duda和Peter Hart在1972年扩展到检测任意形状,包括圆形。原创 2025-05-13 22:05:43 · 1551 阅读 · 0 评论 -
从逻辑学视角探索数学在数据科学中的系统应用:一个整合框架
作为逻辑学、数学和数据科学的交叉领域专家,我提出一个统一的框架来理解数学如何支撑和推动数据科学的发展。这个框架既考虑数学的内在逻辑结构,又关注其在数据科学应用中的实际作用,目的是帮助读者整合理解这些看似分离的领域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数学不仅是数据科学的工具箱,更是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各部分相互支撑、相互解释。例如,拓扑数据分析之所以能够揭示数据的本质特性,正是因为它建立在代数拓扑的深厚理论基础上;而深度学习中的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则得益于微分几何和凸优化理论的支持。原创 2025-05-12 22:59:47 · 2557 阅读 · 0 评论 -
分水岭算法:从逻辑学角度看图像分割的智慧
分水岭算法的名称源自地理学中的分水岭概念,这种命名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逻辑意义。在地理学中,分水岭是指分隔不同流域的地形界线,雨水落在分水岭的不同侧面会流向不同的河流系统。原创 2025-05-12 20:33:58 · 1295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分析与逻辑思维:六步解决业务难题;参考书籍《数据分析原理:6步解决业务分析难题 (周文全, 黄怡媛, 马炯雄)》
本文将以"懂业务、定指标、选方法、提数据、做测试、得结论"六步分析框架为主线,从形式逻辑、归纳演绎、因果分析和变量控制等角度,系统剖析数据分析在业务决策中的应用。每一步都将强调逻辑本质、决策价值和适用工具,并剖析常见逻辑谬误,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数据分析思维体系。原创 2025-05-09 21:50:44 · 1837 阅读 · 0 评论 -
从逻辑学视角理解统计学在数据挖掘中的作用
在当今数据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知识的挑战。逻辑学作为研究推理形式与思维规律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基础框架。然而,当我们面对复杂且不确定的数据世界时,传统的二元逻辑(对/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统计学弥补了这一缺口,它将确定性推理扩展为概率性推理,使我们能够在不完美信息的条件下做出合理决策。原创 2025-05-09 20:33:50 · 1280 阅读 · 0 评论 -
主成分分析(PCA)是什么?简易理解版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多变量统计方法,旨在通过正交线性变换将高维数据降维,保留最大信息量。PCA的核心价值包括降维、去噪、可视化、特征提取和数据压缩。其数学基础是矩阵的特征分解,通过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确定数据的主要方向。PCA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图像压缩等领域,但也存在对非线性结构处理效果有限、对异常值敏感等局限性。通过生活实例如挑选西瓜、体检报告简化等,可以更好地理解PCA的降维思想。未来,PCA的变体和扩展方法将继续推动其在复杂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原创 2025-05-08 22:38:13 · 2304 阅读 · 0 评论 -
9.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的理论与实践——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
全面方法论时间序列分析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数据平滑、分解、模型构建及评估。交叉验证、验证曲线和学习曲线在监督学习中同样适用于时序模型调优。自动化与持续监控建议构建自动化的模型调优管道,将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与数据治理平台结合,实时监控数据变化和模型表现。随着业务数据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模型需要持续更新和再训练。技术前沿未来,深度学习方法(如 LSTM、Transformer)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预测准确性,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非线性和多变量时序数据上。原创 2025-03-30 16:18:50 · 1280 阅读 · 0 评论 -
8.非监督学习与关系挖掘:聚类分析、客户细分、关联规则与协同过滤的全面解析——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
聚类分析(Clustering)是非监督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标是将数据集中的对象根据相似性分为若干个簇。非层次聚类:如 K 均值算法(K-Means),通过迭代优化簇中心的方式实现数据分群。层次聚类:包括凝聚层次聚类(Agglomerative Clustering)和分裂层次聚类(Divisive Clustering),可利用不同的链接方式(单链接、完全链接、Ward法)构建树状结构,从而对数据进行分层次的划分。聚类分析在客户细分、市场分割、图像分割以及异常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原创 2025-03-25 21:02:01 · 1266 阅读 · 0 评论 -
7.模型选择与评估:构建科学的参数调优与性能评估体系——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
在构建监督学习模型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确定最佳超参数以及科学地评估模型性能一直是数据科学家与机器学习专家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为您提供一套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评估的完整流程,结合理论、代码实践以及深度思考,构建一个全面、系统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模型选择与评估体系。原创 2025-03-25 20:29:12 · 1484 阅读 · 0 评论 -
6.监督学习:模型总览表格——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
下面的表格详细列出了深度学习中常见的模型类型,从基础前馈网络到的 Transformer 模型,涵盖各模型的基本描述、主要优缺点、适用场景及在 Python 中常用的工具。这份表格旨在帮助您全面理解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及其应用,为项目选型和研究提供参考。下面的表格详细列出常见的监督学习模型,从经典的线性模型、判别分析,到支持向量机、树模型、朴素贝叶斯、最近邻、神经网络及其他较为前沿的方法,涵盖其主要用途、优势、缺点、适用场景以及在 Python 中常用的工具。(神经网络表格单独说)原创 2025-03-24 17:52:50 · 1160 阅读 · 0 评论 -
5.特征工程与维度降维实践指南——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
本博客旨在分享如何利用 Python 工具,从数据聚合、透视、正则化、树模型到非数值数据处理,实现特征构造与变量选择,进而为后续建模奠定坚实基础。原创 2025-03-21 15:32:06 · 1272 阅读 · 0 评论 -
4.玩转热图(续:矩阵式网络关系热图、Pivot Table 热图、三维/交互式热图)——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
4.玩转热图(续:矩阵式网络关系热图、Pivot Table 热图、三维/交互式热图)原创 2025-03-20 20:49:23 · 1270 阅读 · 0 评论 -
4.玩转热图(续:地图热图)——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
在数据可视化中,地理热图(Choropleth)是一种直观的方式来展示地理区域数据的分布。本文将使用 Python 的GeoPandas库,通过 Natural Earth 提供的Shapefile数据,绘制一张全球地理热图。原创 2025-03-20 19:53:29 · 483 阅读 · 0 评论 -
4.玩转热图(相关矩阵、缺失值、多维相关、聚类热图、时间序列)——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
玩转热图(相关矩阵、缺失值、多维相关、聚类热图、时间序列)原创 2025-03-18 22:27:20 · 2227 阅读 · 0 评论 -
3.数据探索与可视化基本图形(直方图、箱线图、散点图)——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
本部分旨在帮助初学者从理论上认识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并理解常见图形的内涵及其适用场景。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您将能更好地利用数据分布、相关性和多维数据展示等工具来探索和分析数据。原创 2025-03-18 15:28:57 · 1844 阅读 · 0 评论 -
2.数据平衡——Python数据挖掘代码实践(SMOTE(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ADASYN 及其他过采样方法、随机欠采样、聚类欠采样)
类别不平衡问题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的关键挑战,对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鲁棒性有深远影响。本文回顾了过采样(SMOTE、ADASYN)与欠采样(随机、聚类欠采样)的核心原理及优缺点,并提供了实践建议和前沿展望。通过合理地整合技术工具与业务知识,我们不仅能够提升模型在少数类上的识别能力,还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希望本文的总结与思考能为您在实际项目中选择合适的数据平衡策略提供指导和启发。原创 2025-03-13 08:21:51 · 2219 阅读 · 0 评论 -
1.数据清洗与预处理——Python数据挖掘(数据抽样、数据分割、异常值处理、缺失值处理)
本文将以实践为导向,介绍数据抽样、数据分割、异常值处理以及缺失值处理的原理、策略和实现代码,帮助您构建一个完善的数据预处理流程。原创 2025-03-12 17:01:23 · 1548 阅读 · 0 评论 -
读书推荐:《Data Mining for Business Analytics: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数据挖掘:商业数据分析技术与实践
这套知识体系不仅涵盖了传统统计方法和现代机器学习算法,还融入了大数据背景下的前沿技术(如深度学习、社交网络与文本挖掘)以及实际业务案例,形成了一种结构化、应用驱动的学习路径。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内容,开发者和数据科学家将能够设计和部署具备高度预测准确性、业务洞察力和可扩展性的分析解决方案,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助力数字化转型。原创 2025-03-12 15:50:59 · 1338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