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场景,Activity A 开启 Activity B, 然后finish Activity B
这时候生命周期走向是 B onPause()-> A onRestart()-> A onStart() -> A onResume() - B onStop()-> B onDestroy()
那么onStop 和 onDestroy 回调可能会延时
-
延迟原因,B onPause之后,AMS会将B保存在需要finish的列表里,A onResume之后 注册一个IdleHandler(空闲处理器) 等待主线程轮训到,才会去调用B onStop onDestroy ,因为IdleHandler的优先级低,只有主线程消息执行完才会去执行,所以主线程消息过多也会使其延迟。
-
延迟10s原因,在B onPause之后,也会同步注册一个10s的延时消息,那么就算App在A onResume之后没有主动注册IdleHandler销毁Activity,这个延时的消息到时间后,也会执行销毁Activity的逻辑。
Activity.finish()
在你的activity动作完成的时候,或者Activity需要关闭的时候,调用此方法。当你调用此方法的时候,系统只是将最上面的Activity(即当前的activity)移出了栈,并没有及时的调用onDestory()
方法,其占用的资源也没有被及时释放。因为移出了栈,所以当你点击手机上面的返回键时,也不会再找到这个Activity。
Activity.onDestory()
在Activity的生命周期中,onDestory()
方法是他生命周期的最后一步,当activity执行到这个生命周期时,也就意味着activity将会完全释放,资源空间等就被回收了。如果需要重新启动这个activity,必须重新创建,执行onCreate()
方法。
finish
函数仅仅把当前Activity退出了,但是并没有释放他的资源。安卓系统回收机制自己决定何时从内存中释放应用程序。当系统没有可用内存到时候,会按照优先级,释放部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