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像产权交易所这样丰草水美、利润丰厚的行业不多了!废话少说,直接上干货。
一、理论基础
先学习一下uber是怎么颠覆出租车行的。一个曾经固若金汤的行业,被一家平台企业如此迅速的颠覆了。而且看起来毫不费力。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可以集中乘客与司机的线上地址。uber平台就已经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诸多的利益。更引人注目的是uber引起的变化,可能只是一个序幕。其对市场的搅动也许会颠覆整个出行行业。结合到无人驾驶,人们会预测到这样一个时代,无数人不会买车,而依赖一种可以快速使用uber无人驾车的车队。以每公里五毛钱的价格载着他们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整个出行行业将会向自来水一样简单可靠。同时如汽车保险,汽车金融,停车场,这样的附属业务也将如此。
有人说“如果我们能够在五分钟之内给你弄到一辆汽车。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在话下”。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爱彼迎、upwork等等平台企业上,upwork一种允许在云端建立起整个机构的平台。而谷歌和苹果的案例家喻户晓,它们现在主导了股市,与此同时诺基亚和黑莓等巨头已经失去了90%的市值。
1、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干掉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答:原因在于互联网平台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平台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不再只扮演管道的角色,而同时扮演了基础设施和协调机制的角色。平台使实物世界和数字世界迅速交融。数字世界的优势特征对实物世界的障碍的破解释放了新的价值空间。这种崭新的实物和虚拟世界合成的新的世界逐渐成型,人力世界也逐渐适应和拥护这种结合。这个融合的过程给人们带来颠覆的幻觉。但实际上平台的所谓颠覆只不过是再自然不过的渐变进化过程,其中主要利用了两大利器:第一个边际成本。爱彼迎在其网络列表上添加1个房间的成本,微乎其微。而希尔顿和喜来登则费用昂贵。另外一个就是网络效应。所谓网络效应即一平台应用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平台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
积极的网络效应可以最小的成本推动平台的发展。并且形成行业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的规模比传统的要庞大得多。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特别适合颠覆那些依旧以内部资源作为竞争基础的公司,它们将难以抗争。
2、掌握二个核心的武器
第一个武器:价值创造|重构价值创造,开发新的供应源。
我们看见价值创造在多个平台上发挥着作用。油管赋予了每一位有摄像机或智能手机的青年人与电影工作室和网络电视网竞争的能力。新加坡的vk。为韩国与日本电视剧添加字幕。找到翻译者,而非依赖专业人员。为了降低生产者的积极性,twitter使用140字节的信息,吸引大量内容创造者,而传统的博客花费大量的精力。Uibot 也发现社会上存在很多程序员资源,而企业存在自身it人员不足的问题。因此,其建立特殊应用平台,一来降低企业这方面投入成本,而来汇集社会上闲置的专项人力资本,从而使其创造价值。
产权行业,本质上是撮合业务,是代理人和经经纪人业务;而社会上存在大量有代理人和经纪人资质的潜在资源,他们维系着交易的一头,即要么是卖方要么是买方,等合称“半交易”方资源;
第二个武器:通过产生新型的消费行为来重构新价值消费。
像uber等平台使我们踏入了陌生人的车辆;通过爱彼迎,我们进入了陌生人的房间;通过dogvacay我们将爱犬寄于陌生人的家中。我们到陌生人的餐厅里吃东西,我们把车租给他人。把船租给他人,把房子出租给他人,甚至把我们的工具出租给他人。我们等于是把自己最宝贵的财产、经历以及我们的生活托付给完完全全的陌生人。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原来这些活动都是特别危险的行为,因为缺乏信任度构建机制,原本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么平台是如何提供了这种信任度机制,使各类空闲的使用权得以价值实现,使陌生人之间的可以不基于信任的交易得以发生?
企业也是一样;如何让一个陌生的企业和另一个企业发生利益互补,共同发展关系。传统是基于人的互信和偶然关系。以前这些好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现在平台来了,它将完成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它更有价值感,更趋善了。经济学角度说,它沉没成本大,因此有公信力了!
二、最佳实战
理论差不多了,看看还有没有后续手段?
3、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答:按下面三个原则打法,可以攻击目前产权行业的软肋:
1、瞄准价值空间,核心是更好的配置好资源
比如,让资产与价值的脱钩。很多国企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有发电站、有核磁共振仪器或者大片的农场。如何创造最大经济价值的资产使用方式。建立一个能将实体资产与其冲突的价值相分离的平台。一家医院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使用率一般在40%到50%。解决的办法是按时间段划分及使用。在其他医院以及无法自行购买仪器的小型诊所之中,开辟一个市场将资产以去创造价值相分离能推动其使用率达到70%到90%。为这些一切的拥有者产生了增量收入。这就是将当地市场变换成区域市场。
其他例子如澳大利亚的用水交易平台。澳大利亚从1994年推行水改革框架以来,各州都制定了相应的水改革措施,逐步推行水权交易、全成本回收定价、灌区管理企业化等多项制度的改革.为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各州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条文也进行了必要的修改.通过水改革,水的利用效率提高,推进了水资源向高价值转移以及投资主体的改变。
2、平台本质还是中介,关键是效率变了。
核心是对传统中介进行重构。在早期平台的新型的信息交流技术带来的最大冲击将会是非中介化现象的蔓延。或者从行业中剔除中间人或中间环节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很多专家指出随着消费者学会绕过中间人购买机票或者保险单。向旅游代理,保险经纪人这些传统公司会走向衰落。然而事实证明,现实情况与专家的预测稍有出入。平台已经在众多行业中不断重构了,市场中介引入了新型中间人,而不是简单的消灭了市场参与者的环节。典型的中介重构包括踢掉了不可扩展的低效率的中间代理人。补充线上的通常为自动化工具以及为多方参与者提供产品服务的系统。也就是说,平台正起着高效中间的作用。传统中间人依赖手工工作,而平台中间人依赖算法与社区反馈。且不断地收集数据,并以此令系统具有更为智能的能力。这是传统中间人无法做到的。刚才说到了平台提供了信用信息,这个新的环节,使得基于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商的认证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产业。
3、市场集成是最终目标,背后仍然是交易成本。
平台创造出新的市场集成。平台提供了集中化的市场与服务。广泛分散的个体和组织,他们以前都是以偶然的方式参与到交互中,往往无法接触到可靠的或最新的市场数据。
产权市场以前是个双重分散系统:全国各地的市场是分散的;投资人也是分散的。交易者的搜索成本和决策成本很高。成功的平台都近似着市场集成的作用。
三、要点分析
但是,产权市场并非坐以待毙。目标对象将如何反抗对其的颠覆呢?
1、颠覆者最害怕的是现有企业用平台化的思维思考自身的产业。从而建立起他们自己的价值,创造的生态系统。
颠覆者的攻击主要不是技术上的挑战。主要是来源于关注到目标市场上的核心交互情况,分析了这些交互活动的阻碍。若他们克服了这些阻碍。使得在这些市场上建立了以平台为基础的生态系统,颠覆者将毫无机会。
目前,产权市场领域所谓的平台系统很多,但是他们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平台网络效应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生死规模”!因此,分割的市场是很多交易机构生存的前提,但也是制约其规模的障碍!二难互锁!不论现在产权市场的平台如何大而全,功能如何好,都产生不了网络效应!原因就在于其市场不可能合并集成,其用户不可能合并集成。
2、目前产权行业之所以能抵御颠覆者的攻击,很大程度上多亏了那些保护性的监管机制以及更高的风险敏感的保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