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解释器
Python解释器是执行python代码的基础环境,对python代码与机器语言之间的转化。它的运行方法包括交互式与文本式。交互式python解释器是对单条代码的输入与运行,适合小规模数据分析和简单算法的运行与查看。但是不适合大型项目的开发。所以python编译器提供了“.Py”与“.pyw”两种格式,为Python解释器执行文本项目形成良好的搭配。
编程语言
解释型
解释型编程语言是程序员可读的,并可以通过解释型语言简单自由开发项目。比如:
Result = 2 + 1
Print(result)
执行结果:3
编译型
编译型编程语言是机器可读的,但是人类是无法认识的机器语言,以二进制存在。比如:
1010100101010
Python代码运行的本质
Python代码运行来源于解释器对代码的执行,而机器是无法认识和执行python代码的。无论是有C语言打造的cython,还是Java打造的jython。最终结果都是需要将高级语言转化成目标代码,让机器去执行二进制的目标代码,最终又以python代码结果反馈给用户。
Pycharm
Pycharm是python集成开发环境。由于python自带的idle编辑器无法适应大型项目的综合性开发,所以外国很多公司便开发出了很多的python集成开发环境。其中包括pycharm,swing和anaconda自带的Spyder等集成开发环境。Swing和anaconda是由一个人开发的,但是swing是收费的,而anaconda是开源免费的,并且适合科学计算。Pycharm分为两个版本,专业版本的是收费的。而pycharm也有自己的免费版本,那就是社区版的pycharm。这两种版本都可以在pycharm官网找的到。
IDE
IDE是编程软件自带的三大功能。其中包括解释器,编辑器和调试器。
解释器
解释器(Interpreter),能够把高级编程语言一行一行直接转译运行。解释器不会一次把整个程序转译出来,只像一位"中间人",每次运行程序时都要先转成另一种语言再作运行,因此解释器的程序运行速度比较缓慢。它每转译一行程序叙述就立刻运行,然后再转译下一行,再运行,如此不停地进行下去。
编辑器
编辑器(editor),是代码输入的入口。
调试器
调试器(DeBugger)是自从计算机诞生伊始就始终伴随着程序员的一个挚友,起初的调试器都是基于硬件直接实现的。每当调试器捕获到一个异常\事件之后,将会根据调试器的自身逻辑来判定是否需要接管这个异常\事件,并决定由调试器的哪个函数来接管。当调试器接管下来这个异常\事件后,将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处理完毕后再通知系统已经处理完毕,此时新一轮的异常\事件捕获、分发循环开始。
调试状态
常用操作
虚拟机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是指一种特殊的软件,他可以在计算机平台和终端用户之间创建一种环境,而终端用户则是基于这个软件所创建的环境来操作软件。在计算机科学中,虚拟机是指可以像真实机器一样运行程序的计算机的软件实现。
下载地址:http://xiazai.zol.com.cn/down.php?softid=342743&subcateid=25&site=10&checkStr=1b3a1961d002d8d05&pos=dxxz3&rand=fdcb4d
下载地址:http://xiazai.zol.com.cn/down.php?softid=37058&subcateid=25&site=10&checkStr=f22044b2c4030c78d&pos=dxxz2&rand=d1fb42
作用端口
"端口"是英文port的意译,可以认为是设备与外界通讯交流的出口。端口可分为虚拟端口和物理端口,其中虚拟端口指计算机内部或交换机路由器内的端口,不可见。例如计算机中的80端口、21端口、23端口等。物理端口又称为接口,是可见端口,计算机背板的RJ45网口,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RJ45端口。电话使用RJ11插口也属于物理端口的范畴。
如果把IP地址比作一间房子 ,端口就是出入这间房子的门。真正的房子只有几个门,但是一个IP地址的端口 可以有65536(即:2^16)个之多!端口是通过端口号来标记的,端口号只有整数,范围是从0 到65535(2^16-1)。
在Internet上,各主机间通过TCP/IP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各个数据包根据其目的主机的ip地址来进行互联网络中的路由选择。可见,把数据包顺利的传送到目的主机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支持多程序(进程)同时运行,那么目的主机应该把接收到的数据包传送给众多同时运行的进程中的哪一个呢?显然这个问题有待解决,端口机制便由此被引入进来。
本地操作系统会给那些有需求的进程分配协议端口(protocol port,即我们常说的端口),每个协议端口由一个正整数标识,如:80,139,445,等等。当目的主机接收到数据包后,将根据报文首部的目的端口号,把数据发送到相应端口,而与此端口相对应的那个进程将会领取数据并等待下一组数据的到来。说到这里,端口的概念似乎仍然抽象,那么继续跟我来,别走开。
端口其实就是队,操作系统为各个进程分配了不同的队,数据包按照目的端口被推入相应的队中,等待被进程取用,在极特殊的情况下,这个队也是有可能溢出的,不过操作系统允许各进程指定和调整自己的队的大小。
不光接受数据包的进程需要开启它自己的端口,发送数据包的进程也需要开启端口,这样,数据包中将会标识有源端口,以便接受方能顺利地回传数据包到这个端口。
隔离Python运行环境
Virtualenv(Windows)”不推荐”
-
介绍、
不同项目对python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Virtualenv第三方库支持python分离新建一个项目专属环境,这个环境不同于其母体的是重新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环境配置,在同时运行的状态下,互相不干涉。一次性解决不同项目,不同版本需求之间的问题。 -
安装
pip install virtualenv
-
使用
- 新建环境文件夹便于项目使用(任意盘创建)
4、 Shift+鼠标右键在当前目录打开终端
5、在终端中使用virtualenv+(项目名)创建新的python虚拟环境(这里我们项目名为project)
6、但是很多朋友的系统都是win10,会出现报错的情况。具体显示内容如下:
7、解决方案:virtualenv [option] --no-setuptools --no-pip --no-wheel
8、进入虚拟环境时先使用cd进入到scripts文件夹中然后输入activate
9、退出环境输入:d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Linux)”推荐
1、创建python虚拟环境
2、查看当前所有虚拟环境
3、进入退出虚拟环境
4、删除环境
rmvirtualenv project
标题Pycharm远程配置以及代码同步
1、打开pycharm开始配置的两个方法:
配置入口(一)
配置入口(二)
2、配置步骤
设置路径
创建并设置上传文件夹和ssh中添加host和端口以及用户信息
在菜单栏的tools中deployment中设置同步文件夹位置进行如图设置
上传本地文件(这里运行就可以直接上传)
最后一步就是再linux中查看是否上传成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喜欢的给一个关注吧。也希望各问大神指出其中的错误,以便后续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