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线性表

本文详细介绍了线性表的概念,并对比了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具体包括: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优缺点;链式存储结构的概念、头结点的作用及插入、删除操作流程;单链表的整表创建方法及与顺序存储结构的比较。同时,还探讨了静态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概念和特点。
1. 线性表概念:零个或多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2.1 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的概念:用一段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一次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
2.2 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1)无须为表示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增加额外的存储空间
        (2)可以快速存取表中任意位置的元素
    缺点:
        (1)插入、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大量元素
        (2)当线性表长度变化较大,难以确定存储空间的容量
        (3)造成存储空间的“碎片”

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3.1 链式存储结构的概念:n个节点链接成一个链表,即为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3.2 头结点 头指针
    头指针:链表中第一个节点的存储位置叫做头指针。
        头指针指向链表第一个节点的指针
        头指针冠以链表的名字作为链表的标示
        无论链表是否为空,头指针均不为空
    头结点:在链表中第一个节点前附设一个节点,称为头结点。
        为了操作的统一设立的,数据域一般没有意义
        有了头结点对链表第一个节点的操作和其他节点一致
        头结点不是链表必要的

 3.3 单链表的插入
    流程: 
        1. 声明一指针p指向链表头结点,初始化j从1开始;
        2. 当j<i是,就遍历链表,让p的指针向后移动,不断指向下一节点,j累加1;
        3. 若到链表末尾p为空,则说明第i个节点不存在
        4. 查找成功,存在,将元素e的值赋给s
        5. s->next=p.next; p->next = s;
        6. 返回成功

 3.4 单链表的删除
    流程:
        1. 声明一指针p指向链表头结点,初始化j从1开始;
        2. 当j<i是,就遍历链表,让p的指针向后移动,不断指向下一节点,j累加1;
        3. 若到链表末尾p为空,则说明第i个节点不存在
        4. 查找成功,存在,q=p->next;
        5. p.next=q.next;
        6. 将q节点中的数据赋值给e,作为返回;
        7. 释放q节点,Java:q=null; c:free(q);
        8. 返回成功

3.5 单链表的整表创建
    头插法思路:
        1.声明一个指针p和计数器i
        2.初始化一空链表L
        3.让L的头结点的指针指向NULL,即建立一个带头节点的单链表
        4.循环;{
            1. 生成一新节点赋值给p
            2. 随机生成一数字赋给p的数据域p->data
            3. 将p插入到头结点和第一个新节点之间
        }
    
    尾插法思路:
        1. 声明一个指针p和计数器i
        2. 初始化空链表L和尾指针t
        3. 让头结点指针指向NULL,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4. 循环{
            1. 生成一个新节点p
            2. t->next = p;
            3. t = t.next;
        }

3.6 单链表的整表删除
    算法思路:
        1. 声明一个节点p和q;
        2. 将第一个节点赋值给p;
        3. 循环{
            将下一个节点赋值给q
            释放p
            将q赋值给p
        }
 
3.7 单链表和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顺序存储结构 单链表
存储分配方式 连续存储单元依次存储 链式存储结构,用任意存储单元存放线性表
时间性能 查找 O(1) O(n)
插入和删除 O(n) O(1)
空间性能 需要预分配,分大了浪费,分小了容易溢出 不受限制

3.8 静态链表
概念:用数组描述的链表叫做静态链表
数组每个元素有两部分组成,数据data,指针cur
数组第一个元素的cur指向的是第一个空的数据位,最后一个元素cur指向第一个插入元素的下标

3.9 循环链表
    概念:将单链表中的终端节点指针端由空指针改为指向头节点,就使整个单链表形成一个环,这种头尾相接的单链表成为单循环链表,简称循环链表
    单链表判断结尾的条件,p->next == 头结点
    通常单链表由于访问头尾方便的需求,用尾指针来表示循环链表

    将两个单链表合并成为一个链表的操作思路:
    设有两个单链表 rearA, rearB
    1. temp = rearA.next;    将A的头指针暂存
    2. rearA.next = rearB.next.next;    将B的头接到A的尾
    3. rearB.next = temp;    将队尾指向头指针

3.10 双向链表
    概念:双向链表是在单链表的每个节点中,再设置一个指向其前驱节点的指针
    要在p和p.next之间插入s,流程:
    1. s.prior = p;
    2. s.next = p.next;    // 先设置s的前驱后继
    3. p.next.prior = s;    // 再设置下一个的前驱
    4. p.next = s;            // 最后设置p的后继



























一、数据采集层:多源人脸数据获取 该层负责从不同设备 / 渠道采集人脸原始数据,为后续模型训练与识别提供基础样本,核心功能包括: 1. 多设备适配采集 实时摄像头采集: 调用计算机内置摄像头(或外接 USB 摄像头),通过OpenCV的VideoCapture接口实时捕获视频流,支持手动触发 “拍照”(按指定快捷键如Space)或自动定时采集(如每 2 秒采集 1 张),采集时自动框选人脸区域(通过Haar级联分类器初步定位),确保样本聚焦人脸。 支持采集参数配置:可设置采集分辨率(如 640×480、1280×720)、图像格式(JPG/PNG)、单用户采集数量(如默认采集 20 张,确保样本多样性),采集过程中实时显示 “已采集数量 / 目标数量”,避免样本不足。 本地图像 / 视频导入: 支持批量导入本地人脸图像文件(支持 JPG、PNG、BMP 格式),自动过滤非图像文件;导入视频文件(MP4、AVI 格式)时,可按 “固定帧间隔”(如每 10 帧提取 1 张图像)或 “手动选择帧” 提取人脸样本,适用于无实时摄像头场景。 数据集对接: 支持接入公开人脸数据集(如 LFW、ORL),通过预设脚本自动读取数据集目录结构(按 “用户 ID - 样本图像” 分类),快速构建训练样本库,无需手动采集,降低系统开发与测试成本。 2. 采集过程辅助功能 人脸有效性校验:采集时通过OpenCV的Haar级联分类器(或MTCNN轻量级模型)实时检测图像中是否包含人脸,若未检测到人脸(如遮挡、侧脸角度过大),则弹窗提示 “未识别到人脸,请调整姿态”,避免无效样本存入。 样本标签管理:采集时需为每个样本绑定 “用户标签”(如姓名、ID 号),支持手动输入标签或从 Excel 名单批量导入标签(按 “标签 - 采集数量” 对应),采集完成后自动按 “标签 - 序号” 命名文件(如 “张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