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著度(saliency detection)研究现状调研

本文是对图像显著度(saliency detection)的调研总结,发现学习算法在该领域虽可辅助类别和目标检测,但并非核心作用。内容主要基于他人博客整理,向原作者致敬。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老板让我接触这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个简单的调研。

============================================================



关于显著度的研究是从生物研究发展而来,早期比较重要的工作是C.Koch与S.Ullman做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85年。


显著度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两种:自上而下,从高层语义入手,其实目标检测等等也可以归入这一类中;更普遍的是自下而上,从底层特征入手。直到现在,第二种自下而上的方法仍是主流。


从CV角度研究显著度问题从1998年开始,开创者是Itti。其最出名的文章是A model of saliency based visual attention for rapid scene analysis,发表在1998年的PAMI上。
这篇文章基本奠定了显著度研究的基本思路,即:特征提取—>归一化—>特征综合/显著度计算—>显著性区域划分/兴趣点标定
在最初的文章中主要采取启发式的方法提取特征,依据生物学研究,主要提取亮度、色彩、旋转一致性三种特征,得到三种feature map。随后这些feature map被归一化以便综合,综合方法是简单的相加。从综合后的saliency map上提取前N个峰值即为寻求的interest point。


随后的很多研究都采取了这样的框架,针对特征提取/特征综合等等不同的阶段分别进行优化。
例如这篇:J. Harel, C. Koch, &P. Perona. Graph-based visual saliency.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19:545-552, 2006.
假定仍采用原先的特征提取方式,但是综合阶段使用的不是线性组合而是马尔科夫随机场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