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相关
huang9012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什么人不能合作,什么业务不适合互联网创业
(原文来自PandoDaily,虎嗅编译) 联合广场风投的弗莱德・威尔逊(Fred Wilson)被人们称作是纽约科技圈的“教父”,不过他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损失惨重,当然,那时候所有人都亏了不少。但之后三年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输的钱赢回来,弗莱德做到了,而且赚得还要更多。 互联网崩盘之后,许多与他有合作关系的人不再回电话,有人则不再参加董事会议。许多创业者就这么从他们创转载 2013-06-16 16:32:40 · 854 阅读 · 0 评论 -
不喜欢的工作,可能通往一个崭新世界
与88后的座谈(二) 不喜欢的工作,可能通往一个崭新世界 这个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不喜欢的任务,都可能是向你敞开的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只有走进去,不断发现新的事物,你才真正知道到底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个工作。 我经常收到年轻同事的邮件,向我吐槽说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觉得正在做的工作没有意义。这个我挺能理解的,刚毕业的学生都会这么想。你们选择工作的时候,肯定很关心转载 2013-06-17 10:42:45 · 900 阅读 · 0 评论 -
与88后的座谈(一) 人人需要Mentor,世界没有奇迹
我们公司现在有将近4000人,我觉得里面肯定是卧虎藏龙。百里挑一的话,也有40个伟大的人才。但是,即使是天才,如果没有前辈的帮助,最后也会变成庸才,是做不出什么大事的。举例来说,每一个跳水冠军,背后都要有一个教练在帮他。没有教练,你就要走弯路,不得不重新发明轮子。没有教练,你在水里摔了无数次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能等到把自己摔残了,才会明白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夹紧腿、腿绷直、收腹、跳。 这转载 2013-06-17 10:44:05 · 82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服务于菜鸟,高级设置留给技术大牛
设计服务于菜鸟,高级设置留给技术大牛 Chloe 发表于 2小时前 MVP /精益创业 康保李汉光, 石头_乔磊等58人分享过 分享到 大部分产品团队的通病在于,他们往往按照自己臆想中用户意愿开发产品,而置目标用户的实际需求于不顾。基于上世纪 90 年代设计 Windows 和 OS2 机器的亲身经验,转载 2013-10-16 08:55:42 · 888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是有代价的:聊聊这几年尝试的道路
现在不愿意写过多的技术文章了,一点是现在做的技术比较偏,写出来看的人也不多,二来是家庭事务比较繁多,没以前那么有时间写了。最近,园子里多了一些写经历的文章,我也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写下来,供大家参考,尤其是(1)向往自由生活的;(2)想从一线城市返回家乡较小的城市的。 每一条路都是由荆棘铺成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面临风险和收益的,我们需要做的事就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以前也写了不少了,但是不转载 2014-08-22 11:49:02 · 1167 阅读 · 0 评论 -
选股似纳妾,投资如做人
转载至 本文初成于2011年底,系应朋友之邀所写,最早发表在《火眼投资通讯》创刊号上,后在微博上被多次转载。现正式通过长微博发表一次,重读时自认为此文经受了短暂的时间考验,回头看时并未臊得满脸通红。希望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重读此文依然不觉得羞愧。 - 题记 二十来年前,洒家刚入行的时候,正赶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热潮,接触到不少电力项目。大学念的是财经,仅在初中高中时学过物理,和电有转载 2014-09-02 16:38:15 · 118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