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概述
高程渲染图相信大家都会制作,但是如何制作一张精美的高程渲染图则需要注意很多细节,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制作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2处理DEM
在地图属性内,修改地图坐标系为WGS 1984 UTM Zone 37N,如下图所示。
修改坐标系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经注GIS”,并回复“hgt”获取数据)
在栅格函数内找到统计分析,调用统计分析工具,如下图所示。
调用统计分析工具
在显示的统计分析对话框内,栅格为待处理的DEM数据,统计类型选择平均值,行列数设置为10,如下图所示。
统计分析设置
这样处理之后将DEM变得更加的模糊,处理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处理后效果
同样的方法对原始DEM数据进行再次处理,行列数设置为20,两次处理后的数据分别命名为N08E039_10和N08E039_20,如下图所示。
处理后数据
选择DEM数据,打开符号系统,点击设置配色方案格式,如下图所示。
点击设置配色方案格式
在显示的对话框内,在连续配色方案下面点击左侧的停靠点,颜色选择黑色,设置透明度为 60%,如下图所示。
设置左侧停靠点
同样的方法点击右侧停靠点,颜色选择黑色,透明度设置为100%,如下图所示。
设置右侧停靠点
可以通过点击保存到样式按钮对修改的样式进行保存,下次直接调用,同样的方法为N08E039_10和N08E039_20设置同样的配色方案,修改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修改后效果
03处理山体阴影
在栅格函数内找到山体阴影,调用山体阴影工具,如下图所示。
调用山体阴影工具
在显示的山体阴影对话框内,栅格选择高程数据,其余的参数默认,如下图所示。
山体阴影设置
点击创建新图层按钮创建山体阴影图层,效果如下图所示。
山体阴影图层
同样的方法为N08E039_10和N08E039_20创建山体阴影图层,并修改符号系统和高程数据一样,修改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修改后效果
04处理坡度
在栅格函数内找到坡度,调用坡度工具,如下图所示。
调用坡度工具
在显示的坡度对话框内,DEM选择高程数据,其余的默认,如下图所示。
坡度设置
点击创建新图层按钮,可以看到坡度效果,如下图所示。
坡度效果
在符号系统内,设置配色方案为之前保存的方案,勾选上反向,如下图所示。
符号系统设置
同样的方法为N08E039_10和N08E039_20得到的坡度栅格进行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
设置后效果
05导出地图
在菜单栏上点击共享,选择导出地图,如下图所示。
选择导出地图
在显示的导出地图对话框内,图像长度宽度均设置为3601,颜色深度选择32位Alpha,如下图所示。
导出设置
06地图叠加
新建一个工程,将高程数据和导出的地图一起加载进来,在符号系统内修改高程配色方案,如下图所示。
修改高程渲染方式
选中导出的地图,在菜单栏上点击外观,图层混合选择亮度,如下图所示。
选择亮度
选择后可以看到叠加效果,如下图所示。
叠加效果
07结语
以上就是详解如何制作一张精美的高程渲染图的详细说明,主要包括了处理DEM、处理山体阴影、处理坡度、导出地图和地图叠加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