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两个对象是否相等(指所指向的内容是否一致)。
- 对象相等 等价于 equals()返回true,即一定
- 对象相等 大部分时 hashCode() 相等,即不一定相等
如果两个对象相等,则hashcode一定也是相同的。
两个对象有相同的hashcode值,它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hashCode() 效率高速度快,大多数可靠(根据对象的地址或字段等信息返回一个int)
equals() 速度较慢,完全可靠(判断复杂全面)
所以为了提高判断对象是否相等的效率,可以这样
bool isSame(a, b){
if(a.hashCode() == b.hashCode()){
if(a.equals(b)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else{
return false;
}
}
hashCode()介绍
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哈希码,也称为散列码;它实际上是返回一个int整数。这个哈希码的作用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hashCode() 定义在JDK的Object.java中,默认返回对象的地址映射的一个数值,这就意味着Java中的任何类都包含有hashCode()函数。
散列表存储的是键值对(key-value),它的特点是:能根据“键”快速的检索出对应的“值”。这其中就利用到了散列码!(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对象)
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我们以“HashSet 如何检查重复”为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当你把对象加入 HashSet 时,HashSet 会先计算对象的 hashcode 值来判断对象加入的位置,同时也会与其他已经加入的对象的 hashcode 值作比较,如果没有相符的hashcode,HashSet会假设对象没有重复出现。但是如果发现有相同 hashcode 值的对象,这时会调用 equals()方法来检查 hashcode 相等的对象是否真的相同。如果两者相同,HashSet 就不会让其加入操作成功。如果不同的话,就会重新散列到其他位置。(摘自我的Java启蒙书《Head first java》第二版)。这样我们就大大减少了 equals 的次数,相应就大大提高了执行速度。
hashCode()与equals()的相关规定:
如果两个对象相等,则hashcode一定也是相同的。
两个对象相等,对两个对象分别调用equals方法都返回true
两个对象有相同的hashcode值,它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因此,equals 方法被覆盖过,则 hashCode 方法也必须被覆盖
hashCode() 的默认行为是对堆上的对象产生独特值。如果没有重写 hashCode(),则该 class 的两个对象无论如何都不会相等(即使这两个对象指向相同的数据)
————————————————
原文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ThinkWon/article/details/104390612
hashCode()方法和equals()方法的作用其实一样,在Java里都是用来对比两个对象是否相等一致,那么equals()既然已经能实现对比的功能了,为什么还要hashCode()呢?
重写的equals()里一般比较的比较全面比较复杂,这样效率就比较低,而利用hashCode()进行对比,则只要生成一个hash值进行比较就可以了,效率很高,那么hashCode()既然效率这么高为什么还要equal()呢?
因为hashCode()并不是完全可靠,有时候不同的对象他们生成的hashcode也会一样(生成hash值得公式可能存在的问题),所以hashCode()只能说是大部分时候可靠,并不是绝对可靠,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 equals()相等的两个对象他们的hashCode()肯定相等,也就是用equals()对比是绝对可靠的。
- hashCode()相等的两个对象他们的equals()不一定相等,也就是hashCode()不是绝对可靠的。
所有对于需要大量并且快速的对比的话如果都用equals()去做显然效率太低,所以解决方式是,每当需要对比的时候,首先用hashCode()去对比,如果hashCode()不一样,则表示这两个对象肯定不相等(也就是不必再用equal()去再对比了),如果hashCode()相同,此时再对比他们的equals(),如果equals()相同,则表示这两个对象是真的相同了,这样既能大大提高了效率也保证了对比的绝对正确性!
这种大量的并且快速的对象对比一般使用的hash容器中,比如hashset,hashmap,hashtable等等,比如hashset里要求对象不能重复,则他内部必然要对添加进去的每个对象进行对比,而他的对比规则就是像上面说的那样,先hashCode(),如果hashCode()相同,再用equals()验证,如果hashCode()都不同,则肯定不同,这样对比的效率就很高了。
然而hashCode()和equals()一样都是基本类Object里的方法,而和equals()一样,Object里hashCode()里面只是返回当前对象的地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相同的一个类,new两个对象,由于他们在内存里的地址不同,则他们的hashCode()不同,所以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我们必须重写我们类的hashCode()方法,即一个类,在hashCode()里面返回唯一的一个hash值,比如下面:
自定义一个类
class Person{
int num;
String name;
public int hashCode(){
return num*name.hashCode();
}
}
由于标识这个类的是他的内部的变量num和name,所以我们就根据他们返回一个hash值,作为这个类的唯一hash值。
所以如果我们的对象要想放进hashSet,并且发挥hashSet的特性(即不包含一样的对象),则我们就要重写我们类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了。 像String,Integer等这种类内部都已经重写了这两个方法。
当然如果我们只是平时想对比两个对象 是否一致,则只重写一个equals(),然后利用equals()去对比也行的。
————————————————
引用:https://blog.youkuaiyun.com/bailu666666/article/details/8115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