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看了mobile小组的项目总结,确实写得好。
看看这些经典话题:
周总
李某的总结中,有句话我很赞同:不要太依赖“调试”这个工具了。代码走读,要比调试更重要,不仅锻炼思维,更能够挖掘问题。
周总
能够被调试 找出来的问题,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
周总和李说得都很对。所幸的是,自己已经这样做,而且慢慢养成习惯。
每写完一段代码,不急着去运行看效果,先保持平静的心,将代码走读一遍,添加注释,这样,可以将思路很好的理清楚,是否有没考虑的情况,很多很多低级的问题,逻辑问题都可以找出来,事半工倍的效果。对于一些,比较掩蔽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写日志的方式,追踪代码的运行轨迹,很容易找到问题。修复问题后,要及时更新注释,将不需要的调试信息删除掉。在做学生机的时候,写过很多调试代码,都没删掉,后来导致,程序运行很慢。
还有几个小点:
通过这个项目,对静态变量、静态方法、j2me中简单的mvc模式、多线程、String类的本质有一定了解。
项目中用到大量的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和多好处,具体:在架构mvc模式中,很好的将界面与数据分开,将每个界面尽可能的独立起来,所谓高内聚,低耦合。已经学会使用,程序中,已经习惯了mvc,这种思想,写任何程序都可以使用。
对多线程,有一定认识,很好区分Thread类和Runnable接口,并熟练使用。在项目中没用到timer,timertask两个类。
若程序中遇到多条线程的问题,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就我所知,主要涉及到一些公共变量的读取。有必要时,采用所谓的掩盖技术,利用一些界面,让程序多运行几秒中,不至于发生因操作过快,变量没来得及改变,从而导致出现各种错误。
String类,StringBuffer类。通过网上的几个例子,很好了解String类的不变性.以后写程序一定要习惯去用StringBuffer类。每对String类操作一次,系统自动为String类分配一次内存,从而效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