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电子功能安全开发中,功能安全需求(Functional Safety Requirements, FSR)的制定需要车厂(OEM)和供应商共同商讨定义。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为何需要双方协商?
-
技术可行性:
供应商掌握组件/子系统的技术细节,可评估FSR是否可实现(如硬件资源、诊断机制、性能限制等)。例如,车厂可能要求某控制器实现“单点故障度量(SPFM)≥99%”,但供应商需确认硬件设计能否满足。 -
需求可分解性:
FSR需分解为技术安全需求(TSR)并分配给硬件(HSR)和软件(SSR)。若供应商未参与定义,可能导致需求模糊或无法落地。 -
接口与责任界定:
FSR涉及跨系统交互(如传感器→ECU→执行器),双方需明确接口协议(如信号频率、容错机制、故障传递路径)。 -
避免后期冲突:
早期协商可减少需求误解导致的开发返工(例如,车厂要求的诊断覆盖率可能与供应商的测试能力不匹配)。
2. 协商的核心内容
-
FSR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 车厂提供初步FSR(基于HARA和ASIL等级),供应商评估技术可行性并提出修改建议。
- 例如,车厂要求“在检测到通信故障后2ms内进入安全状态”,供应商需确认硬件响应时间和软件逻辑能否实现。
-
安全机制的分工:
- 确定哪些安全机制由车厂负责(如整车级冗余),哪些由供应商实现(如芯片级看门狗、软件自检)。
-
验证与测试的协同:
- 商定FSR的验证方法(如仿真测试、硬件在环测试),并明确测试数据的共享责任。
-
变更管理:
- 建立FSR变更流程(如需求变更时双方如何同步更新文档和设计)。
3. ISO 26262的要求
-
Part 4: 系统级产品开发
明确要求OEM与供应商在接口协议中定义责任边界,包括FSR的分配和验收标准(ISO 26262-4:2018, Clause 6.4.7)。 -
Part 8: 支持过程
强调供应商需参与安全需求的可追溯性分析,确保FSR→TSR→HSR/SSR的完整链路(ISO 26262-8:2018, Clause 12)。
4. 典型争议与解决方案
-
争议点:
车厂可能提出高ASIL等级需求,但供应商技术能力不足(如无法满足硬件失效率要求)。 -
解决方案:
- 双方协商降低ASIL等级(如通过架构改进或冗余设计分散风险)。
- 调整安全目标(如放宽故障响应时间)。
- 引入第三方技术支持或更换供应商。
5. 协作输出文档
- 联合评审记录:
记录双方对FSR的讨论结果及修改决议。 - 接口协议(Interface Agreement):
明确FSR分配、验收标准、验证责任等。 - 需求跟踪矩阵(RTM):
确保FSR与TSR、HSR/SSR的可追溯性。
结论
功能安全需求(FSR)必须由车厂和供应商共同商讨定义。车厂主导安全目标的提出,供应商提供技术可行性反馈,双方通过协商确保FSR合理、可实施,并在接口协议中固化责任分工。这一协作是ISO 26262合规性的核心要求,也是避免开发后期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