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我经常去一个叫做故乡的纯文学网站。那里高手如云,我读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也曾在故乡论坛撒撒野,发点无病呻吟的文字,故乡的好处体现在:无论你是有名之士,还是无名小辈,你的文字都可以出现在这里。不像“榕树下”等著名网站,要经过严格的审核,而这审核有时又会让你疑心,其实根本就没有人来审核,只是因为你是无名之辈,所以文章发送过去,就自然地被毙了,有点无疾而终的意思。
喜欢故乡的一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应该算是广告语吧,当时许是冲着这句话,才喜欢上故乡,喜欢没事上去发发贴,灌灌水。就是在故乡论坛,我看到了一篇很美的长篇小说《一直向东走》,作品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百年、两个家庭的兴衰和三个商人的奋斗四条道路的选择和五个女人的情感,六种荡气回肠的成长过程。这部小说的作者叫桑邑,文章写得很大气, 行文中根本看不出作者是位当时只有二十六七岁年轻女子,而象一位经历的许多人生沧桑、参透了无数生命轮回的老者。我很喜欢她那种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口吻,而她的文字也很优美,是那种散文般的文字。我先在网上看了一遍,又找了一些不用的废报表,趁领导不在时,一点一点地把这篇小说打印下来,还做了一个封面,装订起来。这应该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手抄报吧。后来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竟像是看见了一个老朋友一样的感觉。
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因为要学一些专业的东西,渐渐地不怎么去故乡了,偶尔去一次,看到故乡里竟是那样的萧条,再后来,竟然发现故乡社区打不开了,很是失落的感觉。毕竟现在早已不是纯文学当道的年代了,作协变成一个可笑的机构,一会有人要进来,一会又有人叫嚣着要退出,批你批他,假捐款什么的,文人的无行被发挥到了极致。小说依然是我喜欢读的,每期必买《小说月报》,读得多了,有的小说刚看了个头,就猜得出后面的了,于是感慨,如今的小说越来越《故事会》了,除了官场就是情场那点事 ,不是腐败就是出轨,读了让人看不到希望,而那些理想和希望又在哪里呢。
其实那些理想和希望,我是指精神层面的,也许一直存在着,就像太阳,每天都在宇宙里运行着,虽然有连续的阴雨天气,虽然有黑夜,但你不能说太阳没有了。但是不是只要我们一直向东走,就能看到太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