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下硬盘安装Ubuntu 10
1、 系统环境
硬件系统:lenovo y460
现有系统:Windows 7旗舰版(根目录C盘)
硬盘容量:320G
Ubuntu安装分区:D盘 15G(准备安装)
2、 设置启动项
1. 下载最新版本的 Grub4DOS ,下载并解压缩后,将目录中的 grldr ,grldr.mbr ,grub.exe,三个文件复制到 C 盘根目录下;
2. 提取ubuntu-10.10-desktop-i386.iso文件中,casper 文件夹目录下vmlinuz、initrd.lz,到E盘根目录下(无需解压整个casper文件夹,整个casper文件夹很大)。
3. C 盘根目录下建立menu.lst文件,如下图
注意:
由于ubuntu-10.10-desktop-i386.iso在E盘根目录,所以,对于的分区应为(hd0,6)
4. 添加grub启动项
开始菜单->运行->输入CMD,命令提示符下如下操作:
bcdedit /create /d "GRUB4DOS" /application bootsector
添加grub启动项
bcdedit /set {add08d7b-8132-11df-8a12-c80aa946370e} device partition=C:
bcdedit /set {add08d7b-8132-11df-8a12-c80aa946370e} path \grldr.mbr
bcdedit /displayorder {add08d7b-8132-11df-8a12-c80aa946370e} /addlast
3、 硬盘安装ubuntu
重启机器。选择“Install Ubuntu 10.10e”,进入ubuntu10.10的安装程序。注意在安装前打开终端,输入sudo umount -l /isodevice这一命令取消掉对光盘所在驱动器的挂载,否则分区界面找不到分区。
为降低ubuntu安装的复杂度及简化操作,暂将15G分区做如下划分:
13,000M 挂在根目录/
2,000 作为交换分区swap
(由于非虚拟机安装,所以,安装过程截图没能截取)
Ubuntu安装完成后,会发现,原来的D盘经过转换,不能为win7系统所识别;
4、 Ubuntu系统
a) 使用ubuntu自带更新管理器,进行软件升级(如下图)
b) 使用ubuntu自带的抓图工具,截图,(如下图)
Ubuntu内核编译
1、 下载源代码和编译软件的准备
下载内核源代码:http://www.kernel.org/
行下列命令:
代码:
wget http://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v2.6/linux-2.6.36.tar.bz2
安装有关编译程序。安装make ,gcc, make-kpkg,运行menuconfig等等和编译内核相关的工具。
2、 解压源代码
进入用户目录,/home/Lelouch/,建立src目录,将源代码解压到src目录,那么运行下列命令:
$ tar jfx linux-2.6.36.tar.bz2 -C src/
现在,源代码就在 ~/src/linux-2.6.36
进入源代码的目录,准备下一步的工作。后面都在这个目录里面进行。代码:
$ cd ~/src/linux-2.6.36
对当前的.config进行备份,进入源代码的目录。代码:
$ cp /usr/src/linux-headers-2.6.35-22-generic/.config ./
3、 开始配置内核选项。
相关命令:
$sudo make menuconfig
4、 开始配置内核选项。
相关命令:
$sudo make menuconfig
由于内核编译选项较多,仅仅对部分进行选项进行截图:
(取消对2TB以上硬盘的支持)
(选择处理器时,选择Core 2/newer Xeon,没有i3选项)
(对多核的支持)
(取消对AMD相关选项)
(对内核时钟频率,桌面推荐"1000 HZ")
几项强调的说明:
1、在“General setup”里面的“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如果你的硬件比较新,那几乎是必须选的。
Choose SLAB allocator (SLUB (Unqueued Allocator)) 内存管理模式slab和slub选择slub。
2、在“Block layer”里,假如没有2TB的硬盘,就去掉:Support for Large Block Devices 。
3、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中是关于cpu的,要认真选。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是打开多核的开关,我的cpu是双核的,选中。
Processor family (Core 2/newer Xeon) 我的是Core 2/newer Xeon。找到自己的cpu后,把Generic x86 support选项取消。
Maximum number of CPUs 输入自己的核心数目,我输入2。
SMT (Hyperthreading) scheduler support说的是超线程技术,i3有支持的。
High Memory Support (4GB) 1G以下选1G;我是2G,选4G;4G以上的选16G
在“ Timer frequency ”里,默认是250Hz,较新的cpu都可以选择了1000Hz,性能更好。
4、Power management options中把APM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BIOS support关闭。现在的电脑都用acpi了。
CPU Frequency scaling 是笔记本cpu节电技术
Default CPUFreq governor (conservative) cpu节电模式有四个,笔记本默认选conservative比较好。
ACPI Processor P-States driver 必须选,不然CPU Frequency就不能用。
5、Bus options的选择:
Bus options (PCI, PCMCIA, EISA, MCA, ISA)
PCI support
PCI Express support 现在新买的机器基本上都是PCI Express了
ISA support 较新的新机器没有ISA设备,可以去掉
MCA support 去掉
NatSemi SCx200 support 去掉
PCI Hotplug Support
Support for PCI Hotplug (EXPERIMENTAL) 如果没有PCI热插拔设备,去掉
6、网卡的部分,除去对红外线等不用的设备外,基本保留。
ATA/ATAPI/MFM/RLL support
Include IDE/ATA-2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是放在IDE硬盘上,那么这里一定要选*,我当前使用的是SCSI硬盘。
SCSI emulation support 要用刻录机,必须选。
SCSI device support 现在都是SATA硬盘,一定要选*
SCSI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放在SATA硬盘上,一定要选*。
SCSI CDROM support 虽然康宝刻录机是ide接口的,但是必须把它当成scsi接口的,这是老问题了。用刻录机,必须选。
Graphics support
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选中,进入选择
VESA VGA graphics support 选上,不然字符界面启动会有问题,
7、File systems
Filesystem in Userspace support 简称fuse。是必选的,如果你要用windows分区。
CD-ROM/DVD Filesystems
ISO 9660 CDROM file system support 一般选*
DOS/FAT/NT Filesystems
VFAT (Windows-95) fs support 有FAT32分区就选*吧
NTFS file system support 有NTFS分区就选*吧
NTFS write support 如果想对 NTFS分区进行写操作,选*
8、Virtualization这个大类都编译成模块。
9、全部设置完成,最后一项是保存设置。
按照我的习惯,先在上一层目录保存一个备份,文件名类似 ../config20110304
退出设置程序。
5、 开始编译内核。
ubuntu的工具是make-kpkg,和其他的发行版相比,步骤相对简单。
相关命令:
$sudo make-kpkg clean
$sudo make-kpkg --initrd --initrd --append-to-version=y460 kernel_image kernel-headers
6、 安装内核
编译完成就是安装工作。编译好的内核在上一层目录。包括linux-headers-...-_i386.deb和linux-image-...-i386.deb两个文件。
命令:
$ sudo dpkg –i linux-image-2.6.36y460——2.6.36y460-10.00.Custom_i386.deb
安装完成后和老内核比较一下大小
$ ls -l /boot/
7、 最后重启
1、 系统环境
硬件系统:lenovo y460
现有系统:Windows 7旗舰版(根目录C盘)
硬盘容量:320G
Ubuntu安装分区:D盘 15G(准备安装)
2、 设置启动项
1. 下载最新版本的 Grub4DOS ,下载并解压缩后,将目录中的 grldr ,grldr.mbr ,grub.exe,三个文件复制到 C 盘根目录下;
2. 提取ubuntu-10.10-desktop-i386.iso文件中,casper 文件夹目录下vmlinuz、initrd.lz,到E盘根目录下(无需解压整个casper文件夹,整个casper文件夹很大)。
3. C 盘根目录下建立menu.lst文件,如下图
注意:
由于ubuntu-10.10-desktop-i386.iso在E盘根目录,所以,对于的分区应为(hd0,6)
4. 添加grub启动项
开始菜单->运行->输入CMD,命令提示符下如下操作:
bcdedit /create /d "GRUB4DOS" /application bootsector
添加grub启动项
bcdedit /set {add08d7b-8132-11df-8a12-c80aa946370e} device partition=C:
bcdedit /set {add08d7b-8132-11df-8a12-c80aa946370e} path \grldr.mbr
bcdedit /displayorder {add08d7b-8132-11df-8a12-c80aa946370e} /addlast
3、 硬盘安装ubuntu
重启机器。选择“Install Ubuntu 10.10e”,进入ubuntu10.10的安装程序。注意在安装前打开终端,输入sudo umount -l /isodevice这一命令取消掉对光盘所在驱动器的挂载,否则分区界面找不到分区。
为降低ubuntu安装的复杂度及简化操作,暂将15G分区做如下划分:
13,000M 挂在根目录/
2,000 作为交换分区swap
(由于非虚拟机安装,所以,安装过程截图没能截取)
Ubuntu安装完成后,会发现,原来的D盘经过转换,不能为win7系统所识别;
4、 Ubuntu系统
a) 使用ubuntu自带更新管理器,进行软件升级(如下图)
b) 使用ubuntu自带的抓图工具,截图,(如下图)
Ubuntu内核编译
1、 下载源代码和编译软件的准备
下载内核源代码:http://www.kernel.org/
行下列命令:
代码:
wget http://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v2.6/linux-2.6.36.tar.bz2
安装有关编译程序。安装make ,gcc, make-kpkg,运行menuconfig等等和编译内核相关的工具。
2、 解压源代码
进入用户目录,/home/Lelouch/,建立src目录,将源代码解压到src目录,那么运行下列命令:
$ tar jfx linux-2.6.36.tar.bz2 -C src/
现在,源代码就在 ~/src/linux-2.6.36
进入源代码的目录,准备下一步的工作。后面都在这个目录里面进行。代码:
$ cd ~/src/linux-2.6.36
对当前的.config进行备份,进入源代码的目录。代码:
$ cp /usr/src/linux-headers-2.6.35-22-generic/.config ./
3、 开始配置内核选项。
相关命令:
$sudo make menuconfig
4、 开始配置内核选项。
相关命令:
$sudo make menuconfig
由于内核编译选项较多,仅仅对部分进行选项进行截图:
(取消对2TB以上硬盘的支持)
(选择处理器时,选择Core 2/newer Xeon,没有i3选项)
(对多核的支持)
(取消对AMD相关选项)
(对内核时钟频率,桌面推荐"1000 HZ")
几项强调的说明:
1、在“General setup”里面的“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如果你的硬件比较新,那几乎是必须选的。
Choose SLAB allocator (SLUB (Unqueued Allocator)) 内存管理模式slab和slub选择slub。
2、在“Block layer”里,假如没有2TB的硬盘,就去掉:Support for Large Block Devices 。
3、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中是关于cpu的,要认真选。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是打开多核的开关,我的cpu是双核的,选中。
Processor family (Core 2/newer Xeon) 我的是Core 2/newer Xeon。找到自己的cpu后,把Generic x86 support选项取消。
Maximum number of CPUs 输入自己的核心数目,我输入2。
SMT (Hyperthreading) scheduler support说的是超线程技术,i3有支持的。
High Memory Support (4GB) 1G以下选1G;我是2G,选4G;4G以上的选16G
在“ Timer frequency ”里,默认是250Hz,较新的cpu都可以选择了1000Hz,性能更好。
4、Power management options中把APM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BIOS support关闭。现在的电脑都用acpi了。
CPU Frequency scaling 是笔记本cpu节电技术
Default CPUFreq governor (conservative) cpu节电模式有四个,笔记本默认选conservative比较好。
ACPI Processor P-States driver 必须选,不然CPU Frequency就不能用。
5、Bus options的选择:
Bus options (PCI, PCMCIA, EISA, MCA, ISA)
PCI support
PCI Express support 现在新买的机器基本上都是PCI Express了
ISA support 较新的新机器没有ISA设备,可以去掉
MCA support 去掉
NatSemi SCx200 support 去掉
PCI Hotplug Support
Support for PCI Hotplug (EXPERIMENTAL) 如果没有PCI热插拔设备,去掉
6、网卡的部分,除去对红外线等不用的设备外,基本保留。
ATA/ATAPI/MFM/RLL support
Include IDE/ATA-2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是放在IDE硬盘上,那么这里一定要选*,我当前使用的是SCSI硬盘。
SCSI emulation support 要用刻录机,必须选。
SCSI device support 现在都是SATA硬盘,一定要选*
SCSI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放在SATA硬盘上,一定要选*。
SCSI CDROM support 虽然康宝刻录机是ide接口的,但是必须把它当成scsi接口的,这是老问题了。用刻录机,必须选。
Graphics support
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选中,进入选择
VESA VGA graphics support 选上,不然字符界面启动会有问题,
7、File systems
Filesystem in Userspace support 简称fuse。是必选的,如果你要用windows分区。
CD-ROM/DVD Filesystems
ISO 9660 CDROM file system support 一般选*
DOS/FAT/NT Filesystems
VFAT (Windows-95) fs support 有FAT32分区就选*吧
NTFS file system support 有NTFS分区就选*吧
NTFS write support 如果想对 NTFS分区进行写操作,选*
8、Virtualization这个大类都编译成模块。
9、全部设置完成,最后一项是保存设置。
按照我的习惯,先在上一层目录保存一个备份,文件名类似 ../config20110304
退出设置程序。
5、 开始编译内核。
ubuntu的工具是make-kpkg,和其他的发行版相比,步骤相对简单。
相关命令:
$sudo make-kpkg clean
$sudo make-kpkg --initrd --initrd --append-to-version=y460 kernel_image kernel-headers
6、 安装内核
编译完成就是安装工作。编译好的内核在上一层目录。包括linux-headers-...-_i386.deb和linux-image-...-i386.deb两个文件。
命令:
$ sudo dpkg –i linux-image-2.6.36y460——2.6.36y460-10.00.Custom_i386.deb
安装完成后和老内核比较一下大小
$ ls -l /boot/
7、 最后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