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前后进行的院校院系调整、2000年前后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是中国高等学校发展变迁史上有决定性影响的两件大事。
世纪之交的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后,原归属国务院各部门管理的高等院校,大部分划归地方管理,但仍有一部分划归教育部管理,或是仍然由先前部门管理。这些部属高校,要么是学科齐全、底蕴深厚的知名综合性大学,要么是学科精炼、特色突出的顶尖行业性大学,且大都入选985/211工程及后续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骨干网络
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前行,有更充足的实力支撑原有地方高校及划归地方管理的原部属高校更好发展。以江苏省为例,其有财力支撑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各具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院校蓬勃发展。再以深圳市为例,南方科技大学开创我国新式高校之先河,近年来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设立的深圳理工大学发展势头也是相当迅猛。浙江省和杭州市也是如此,小而精的西湖大学当前社会声誉不错。上海市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的上海科技大学,也在十余年的短暂发展历程后就达到了相当不错的高度。
然而,同样必须承认的是,部属高校仍在绝大多数领域保持着既有优势。我本科在北京的一所部属211高校就读,目前硕士则在陕西的一所部属985高校学习,虽然这两所学校的排名都比较靠后,但得益于在京陕两地的学习经历,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有了一定的直观理解。我看到,高等教育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断进行调整。
在当前局面下,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新式高校不断出现,反映的本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急需更加适配、更加前沿的高校解决对更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这些新式高校与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新产业密切相关,依我不严谨的推测:若仍然想从事传统行业,比如成为一名医生、律师,再比如成为电力、油气等传统行业的一名工程师,大部分部属高校仍然是优选;但如果想投身新经济的浪潮,那么,除了少部分顶尖部属高校外,新式高校或许是更合适的选择。
在这新旧交际之时,我将简要梳理当前比较骨干的部属高校,回顾这个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中源源不断提供人才的传统高等教育网络。
首先要梳理的是公安部直属高校。我们常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国度,公共安全关系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公安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一般来说,各省、各直辖市、各自治区都有自己的公安学院,通常是该地地名前缀加上警官学院、公安学院、警察学院作为后缀,这些地方公安院校的学员们通过公安联考进入公安系统,与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学生们一道,成为各地公安系统的生力军。
在数十所地方公安院校之外,公安部目前拥有五家直属高校。
南京警察学院原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郑州警察学院原名铁道警察学院,前身都是为林业部门、铁道部门培养森林公安、铁路公安的直属高校。在后续的行业公安改革中,这两所学校划归公安部管理,同时更为现名。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原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先前为列入武警序列的公安消防部队、公安边防部队培养人才,随着武警部队改革,消防部队划归应急管理系统,边防部队退出现役转制为公安部下属中国移民管理局旗下人民警察,原武警部队学院也划归公安部管理并更为现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则长期以来都归属公安部管理,也为社会大众所熟知。
其次要梳理的是工信部直属高校。先前有个部委名为“国防科工委”,负责管理全国范围内国防科技工业,而后其职能整合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现今仍然存续的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工信部旗下的国家局即为实证。
2000年前后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原先归属兵器、航空、航天、船舶、核能等军工部门的院校大都划归地方管理,但其中少数精锐高校仍然隶属工信部。
可以说,被誉为“国防七子”的七家工信部直属高校,筑起了我国国防事业的装备基础,歼-10、歼-20、歼-35等新锐战机,054A/B、052C/D、055等新锐战舰,99式、04式、08式等新锐战车,东风-17、东风-26、东风-41等新锐导弹,这些新式武器的研制队伍中,都活跃着“国防七子”的毕业生。
这七所学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接下来要梳理的是中科院直属高校。在苏式教育科研体系中,其实科学院是进行科研工作的主要机构,我国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发展,事实上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更加迅猛发展的。
得益于遍布全国的科研院所,以及长期以来的科研积淀,中国科学院在我国教育科研体系中仍然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除去先前提到过的与上海市合作的上海科技大学、与深圳市合作的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亲儿子”是校本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校本部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最后便是重头戏:教育部直属高校。
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的绝大部分,是由先前各行业主管部门转隶划归过来的,我认为,结合自身的体会,将这些院校以行业进行区分,理解起来应该会更加顺畅——
(1)农业: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2)林业: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3)地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海洋:中国海洋大学。
(5)矿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6)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7)公路:长安大学。
(8)铁道: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10)水运:武汉理工大学。
(11)邮电:北京邮电大学。
(12)电力:华北电力大学。
(13)电子: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纺织:东华大学。
(15)轻工:江南大学。
(16)化工: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17)水利:河海大学。
(18)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
(19)医药:中国药科大学。
(20)钢铁:北京科技大学。
(21)冶金:中南大学、东北大学。
(22)机械: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23)政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24)财经: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5)外语: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26)外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7)汉教:北京语言大学。
(28)师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29)文化: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30)广电:中国传媒大学。
除以上高校外,结合各校当前发展状况和地区分布样式,我自己将剩下的这些教育部直属学校分为”文理综合“、”综合理工“两大类,它们也基本上代表了部署高校的顶尖水平——
(1)文理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
(2)综合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仍有一些其他部属院校:外交部直属外交学院、国家安全部直属国际关系学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司法部直属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全国妇联直属中华女子学院、全国总工会直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中国民航大学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交通运输部直属大连海事大学······
它们也在各个行业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相较公安部、工信部、中科院、教育部直属高校,社会知晓程度更低些,学科专科设置也相对窄一些。
总的来说,目前要读大学很容易,但要读到好大学,仍然不太容易。
我在高考、研考都掉了链子,侥幸仍然能够本科211、硕士985,实在是幸运。
必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奔向更远的未来,成就更好的自己。
图一:南方科技大学校园。
图二:北大红楼。
图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门。
图四:俯瞰哈尔滨工程大学操场。
图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剪影。
图六: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校门全景。
图七:中山大学校训。
图八:外交学院沙河校区校门。
图九:让-保罗·萨特所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