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标题
数据库计算下推机制对比
计算下推是数据库优化的重要手段,将上层计算逻辑下沉到存储层执行,减少数据传输和计算开销。
TiDB:采用SQL与存储分离架构,支持WHERE过滤、列投影和简单聚合下推,通过减少网络传输提升性能。
OceanBase:得益于SQL与存储融合设计,下推效率更高,支持过滤、聚合、JOIN等复杂操作的下推,并在多分片上并行执行。
GaussDB:采用计算与存储解耦的CN+DN架构,通过MPP框架实现分布式下推计算,支持两阶段聚合和部分表达式下推。
三者在架构设计、下推支持范围和执行框架上各有特点:
- TiDB逐步增强复杂查询下推
- OceanBase融合架构下推效率最高
- GaussDB通过MPP实现大规模并行下推
如需具体场景分析,可进一步探讨执行计划示例。
计算下推解释
计算下推简单解释下:
✅ 什么是计算下推?
“计算下推”就是把 本来应该在上层数据库(SQL 层)做的计算,**下放到存储层(TiKV)**去做。
📦 举个例子:
假设你有个表 user
,你写了个 SQL:
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age > 30;
没有下推的情况:
- SQL 层(TiDB Server)发出请求,把所有数据拉到自己这里。
- 然后自己筛选
age > 30
。 - 再投影出
name
字段。
➡️ 代价: 拉了很多无用数据,浪费网络和内存。
有下推的情况:
- TiDB 把
WHERE age > 30
和SELECT name
的信息告诉 TiKV。 - TiKV 在本地先过滤 + 只返回
name
字段。 - SQL 层只负责结果拼装。
➡️ 优点: 少传数据,计算更快,集群资源用得更合理。
💡 哪些操作能下推?
WHERE
条件(过滤)SELECT
字段(列投影)- 简单的表达式(比如
a + 1
) - 有些聚合函数(如
COUNT
,SUM
,部分条件下)
⚠️ 但不是所有都能下推!
有些复杂的函数、UDF、部分 JOIN 类型等还不能(或不适合)下推,还得在 SQL 层搞定。
如果你对某种 SQL 或操作是否能下推想测试一下,我可以帮你分析下能不能。也可以告诉你 用 EXPLAIN 看执行计划 的方法。需要我演示一下吗?
计算下推在DB中的实现
非常好问题!你已经掌握了 TiDB 的计算下推机制,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 OceanBase(OB) 和 GaussDB 是如何做“计算下推”的(特别是在分布式环境下),这是判断系统优化能力的重要指标。
🔷 OceanBase(OB)的计算下推机制
🌟 总体思路:
OceanBase 采用 融合引擎 架构,即 SQL 层与存储引擎为“强耦合”设计,这为计算下推提供了天然优势,许多操作可以直接在存储层做,减少 RPC 调用次数。
✅ 支持下推的内容:
下推类型 | 支持情况 |
---|---|
过滤(WHERE) | ✅ 强支持 |
列投影(SELECT) | ✅ 支持 |
聚合函数 | ✅ 支持 COUNT、SUM、AVG 等 |
表连接(JOIN) | ✅ 对小表广播/Hash Join 下推 |
子查询/表达式 | ✅ 支持部分表达式下推 |
🔧 优势:
- 高效: 由于 SQL 引擎和存储引擎融合在一个进程中(同一个租户下),内存访问效率远高于进程间 RPC。
- 写优化型引擎下的分布式执行计划支持: 通过任务调度,计算逻辑可在多数据分片上并发下推执行。
- 并行执行: OceanBase 会尽可能并发 push down 操作,提升计算吞吐。
📌 示例:
SELECT avg(salary) FROM employee WHERE dept_id = 10;
- 会将
WHERE dept_id=10
和AVG(salary)
的逻辑推到存储层,由各分片做局部聚合,最终在 Root Server 做汇总。
📚 参考文档:
🔷 GaussDB(华为)
GaussDB 其实有两个路线,我们主要讲的是GaussDB(for openGauss) 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其分布式版本 GaussDB(for MySQL) 的思想。
🌟 总体思路:
GaussDB 分布式场景中采用 计算与存储解耦 的架构(CN + DN 模式,计算节点与数据节点分离),通过 下推计算逻辑到数据节点(DN) 来提升性能。
✅ 支持下推的内容:
下推类型 | 支持情况 |
---|---|
WHERE 过滤 | ✅ 支持 |
列投影 | ✅ 支持 |
聚合函数 | ✅ 支持 GROUP BY、COUNT、SUM 等常用聚合 |
JOIN | ⚠️ 主要以 Broadcast/Shuffle 的方式执行,视场景是否下推 |
函数表达式 | ✅ 标量表达式下推,部分 UDF 支持 |
🔧 技术细节:
- MPP(大规模并行处理)框架支持: 查询会被划分为多个执行阶段,下推到多个 DN 上并行处理。
- 两阶段聚合下推: GROUP BY / SUM 先在数据节点做局部聚合,计算节点再做最终聚合。
- 下推策略可调: 开发者可配置是否启用某些下推策略,如算子并行度、连接算法优先级等。
📚 参考文档:
🔄 小结对比:TiDB vs OB vs GaussDB
功能 | TiDB | OceanBase | GaussDB |
---|---|---|---|
架构模式 | SQL层+存储分离 | SQL存储融合 | 计算/存储解耦(CN+DN) |
WHERE/投影下推 | ✅ 支持 | ✅ 支持 | ✅ 支持 |
聚合函数下推 | ✅ 局部聚合 | ✅ 强聚合(Local + Global) | ✅ 两阶段聚合 |
JOIN 下推 | ⚠️ 复杂,部分支持 | ✅ 广播小表可下推 | ⚠️ 部分支持 |
子查询/表达式下推 | ✅ 逐步增强中 | ✅ 更全面支持 | ✅ 常见表达式可下推 |
执行框架 | Volcano Pipeline(8.0起) | Task并行模型 | MPP(并行处理框架) |
如果你想更深入某个数据库的某个下推场景(如 Hash Join、Window Function 下推等),可以告诉我,我可以配个例子+执行计划分析图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