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叙述
Josephus问题是下面的游戏:N个人编号从1到N,围坐成一个圆圈。从1号开始传递一个热土豆,。经过M次传递后拿着热土豆的人被清除离座,围坐的圆圈紧缩,由坐在被清除的人后面的人拿起热土豆继续进行游戏。最后剩下的人取胜。因此,如果M=0和N=5,则游戏人依序被清除,5号游戏人获胜。如果M=1和N=5,那么被清除的人的顺序是2,4,1,5,3号人获胜。
首先,围绕问题来看,数据的结构必定是链状的,而且最好是一个环形的链。为了方便实现,直接采用LinkedList类。
实现方法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josephus(LinkedList<Integer> list, int m) {
int i = 0;
while (list.size() > 1) {
for (int j = 0; j < m; j++) {
i++;
}
while (i >= list.size()) {
i = i - list.size();
}
//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list.remove(i);
}
System.out.println("winner is " + list.get(0));
}
这段代码还是很好理解的,当链表中存在一个以上的数据时,就继续执行,如果每传递m次,就移除当前位置的数据。当然也要判断是否超出了链表的边界,如果超出了的话就得重新置 i 于开头。至于为什么是 while (i >= list.size()) 主要是因为无法确定 m 的值,如果m要超出两次边界的话就得减两次size,用while就一定会让i重新置于0开始。
运行时间测试如下(统一定义M为20):
N | T |
---|---|
1000 | 1.432 ms |
2000 | 2.831 ms |
4000 | 8.126 ms |
8000 | 22.615 ms |
16000 | 86 ms |
32000 | 329 ms |
64000 | 1.34 s |
128000 | 5.4s |
明显的,时间是O(N2)
如果数据量一大,这个时间将会很大。原因在于我们的代码设计部分,我们每次调用remove时,都重新遍历了一遍表,尽管对于LinkedList来说删除效率很高,但是LinkedList的查找效率是很低的,这样一来这个设计就与ArrayList实现的没有区别了。
其实我们遗漏了LinkedList中的迭代器。下面用迭代器来实现这个问题:
public static void betterJosephus(LinkedList<Integer> list, int m) {
Iterator<Integer> itr = list.iterator();
int count = 0;
while (list.size() > 1) {
if (!itr.hasNext()) {
itr = list.iterator();
}
int temp = -1;
while (itr.hasNext() && count++ <= m) {
temp = itr.next();
}
if (count > m) {
count = 0;
// System.out.println(temp);
itr.remove();
}
}
System.out.println("winner is " + list.getFirst());
}
其实原理和上面是一致的,主要把越界时的操作和删除元素的操作转移到了迭代器中,通过重新获取迭代器来将迭代器从头开始(模拟环状的链表)。通过迭代器能够有效地利用LinkedList的删除效率高的特性。因为迭代器的时间是O(1),LinkedList的remove时间也是O(1),整体的运行时间理论上是O(N)。
时间如下(M统一为20):
N | T |
---|---|
10000 | 9ms |
100000 | 49ms |
1000000 | 320ms |
10000000 | 6.4s |
20000000 | 11.6s |
30000000 | 17.3s |
在数据量庞大后,时间也明显成为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