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的转型指南
1. 何时选择何种架构
在软件行业中,单体分层架构是最为常见的架构之一。它非常适合面向事务的企业应用,这类应用通常具有明确的功能特性、变更频率较低,并且拥有复杂的业务模型。对于此类应用,事务和一致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采用具备内置 ACID 属性支持的数据库技术来存储事务。
而微服务则更适用于软件即服务(SaaS)以及互联网规模的应用。这些应用以功能特性为首要考量,每个功能专注于单一的业务能力。它们的变更速度极快,并且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对单个业务能力进行局部扩展。不过,由于存在多个服务,与作为单一应用实现的单体应用相比,这类应用中的事务和一致性更难以实现。
建议从设计精良、模块化的单体应用开始,无论领域复杂度或事务性质如何。通常,所有应用最初都是以单体应用的形式启动的,这样可以作为单个工件快速部署。当应用的复杂性开始超过团队的生产力时,再将其拆分为微服务。
团队生产力可能会在对单体应用的更改开始影响多个组件时下降。这些更改可能是由于向应用添加新功能、升级数据库技术或重构现有组件引起的。对应用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必须使整个团队保持同步,特别是部署团队(如果部署过程需要进行更改)。在大型团队中沟通此类更改通常会导致协调困难、产生多个变更请求,进而降低处理该应用的团队的整体生产力。
生产力还取决于最初对技术栈的选择及其实现的灵活性。例如,如果新功能需要一个在不同技术栈或编程语言中容易获取的库,那么采用该库就会变得具有挑战性,因为它不符合应用组件现有的技术栈。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最终可能需要为当前技术栈从头开始实现相同的功能集,这不仅会降低生产力,还会增加技术债务。
在开始采用微服务之前,首先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