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学习笔记1- Socket通信

本文深入探讨了iOS中socket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过程及应用实例,包括TCP/IP、HTTP与socket连接的区别,以及在iOS中如何使用第三方库GCDAsyncSocket进行socket通信的实践指导。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OS学习笔记—socket通信

分类: iOS   207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一. 什么是socket

Socket又称之为“套接字”,是系统提供的用于网络通信的方法。它的实质并不是一种协议,没有规定计算机应当怎么样传递消息,只是给程序员提供了一个发送消息的接口,程序员使用这个接口提供的方法,发送与接收消息。

Socket描述了一个IP、端口对。它简化了程序员的操作,知道对方的IP以及PORT就可以给对方发送消息,再由服务器端来处理发送的这些消息。所以,Socket一定包含了通信的双发,即客户端(Client)与服务端(server)。

二.socket的通信过程

每一个应用或者说服务,都有一个端口。比如DNS的53端口,http的80端口。我们能由DNS请求到查询信息,是因为DNS服务器时时刻刻都在监听53端口,当收到我们的查询请求以后,就能够返回我们想要的IP信息。所以,从程序设计上来讲,应该包含以下步骤:

1)服务端利用Socket监听端口;

2)客户端发起连接;

3)服务端返回信息,建立连接,开始通信;

4)客户端,服务端断开连接。

3、Socket双方如何建立起连接?

以下过程用代码表示:

Server端:

1          intport = 2000;

2          IPEndPointServerEP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Any,port);

3          Socketserver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ProtocolType.Tcp);

4          server.Bind(ServerEP);

5          server.Listen(0);

Client端:

1          intport = 2000;

2          IPAddressserverip = IPAddress.Parse("192.168.1.100");

3          IPEndPointEP = new IPEndPoint(server,port);

4          Socketserver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ProtocolType.Tcp);

5          server.Bind(EP);

 

当服务器端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连接以后,需要新建一个socket来处理远端的信息。

下面一段代码应该在服务器端:

1          Socketclient = server.Accept();


以上很简单的几行代码,将在以后的网络编程中经常用到,后面还会有同步通讯、异步通讯、线程、委托与事件等等

 

第二部分、各协议的区别

TCP/IP SOCKET HTTP

 

网络七层由下往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其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通常被称作媒体层,是网络工程师所研究的对象;

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则被称作主机层,是用户所面向和关心的内容。

 http协议   对应于应用层 

  tcp协议    对应于传输层    

  ip协议     对应于网络层 

  三者本质上没有可比性。  何况HTTP协议是基于TCP连接的。

 TCP/IP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而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

   我们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只使用传输层(TCP/IP),但是那样的话,由于没有应用层,便无法识别数据内容,如果想要使传输的数据有意义,则必须使用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很多,有HTTP、FTP、TELNET等等,也可以自己定义应用层协议。WEB使用HTTP作传输层协议,以封装HTTP文本信息,然后使用TCP/IP做传输层协议将它发送到网络上。

Socket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Socket本身并不是协议,而是一个调用接口(API),通过Socket,我们才能使用TCP/IP协议。

  

Http和Socket连接区别

相信不少初学手机联网开发的朋友都想知道Http与Socket连接究竟有什么区别,希望通过自己的浅显理解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1、TCP连接

要想明白Socket连接,先要明白TCP连接。手机能够使用联网功能是因为手机底层实现了TCP/IP协议,可以使手机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建立TCP连接。TCP协议可以对上层网络提供接口,使上层网络数据的传输建立在“无差别”的网络之上。

建立起一个TCP连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之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可以主动发起断开TCP连接的请求,断开过程需要经过“四次握手”(过程就不细写了,就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交互,最终确定断开)

 

2、HTTP连接

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 ),是Web联网的基础,也是手机联网常用的协议之一,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应用。

HTTP连接最显著的特点是客户端发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回送响应,在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过程称为“一次连接”。

1)在HTTP 1.0中,客户端的每次请求都要求建立一次单独的连接,在处理完本次请求后,就自动释放连接。

 

2)在HTTP 1.1中则可以在一次连接中处理多个请求,并且多个请求可以重叠进行,不需要等待一个请求结束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

 

由于HTTP在每次请求结束后都会主动释放连接,因此HTTP连接是一种“短连接”,要保持客户端程序的在线状态,需要不断地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通常的做法是即时不需要获得任何数据,客户端也保持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向服务器发送一次“保持连接”的请求,服务器在收到该请求后对客户端进行回复,表明知道客户端“在线”。若服务器长时间无法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则认为客户端“下线”,若客户端长时间无法收到服务器的回复,则认为网络已经断开。

3、SOCKET原理

3.1套接字(socket)概念

套接字(socket)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连接使用的协议,本地主机的IP地址,本地进程的协议端口,远地主机的IP地址,远地进程的协议端口。

应用层通过传输层进行数据通信时,TCP会遇到同时为多个应用程序进程提供并发服务的问题。多个TCP连接或多个应用程序进程可能需要通过同一个 TCP协议端口传输数据。为了区别不同的应用程序进程和连接,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与TCP/IP协议交互提供了套接字(Socket)接口。应用层可以和传输层通过Socket接口,区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进程或网络连接的通信,实现数据传输的并发服务。

 

3.2 建立socket连接

建立Socket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ClientSocket,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ServerSocket。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客户端请求:指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连接确认: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双方就正式建立连接。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4、SOCKET连接与TCP连接

创建Socket连接时,可以指定使用的传输层协议,Socket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层协议(TCP或UDP),当使用TCP协议进行连接时,该Socket连接就是一个TCP连接。

 

5、Socket连接与HTTP连接

由于通常情况下Socket连接就是TCP连接,因此Socket连接一旦建立,通信双方即可开始相互发送数据内容,直到双方连接断开。但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客户端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往往需要穿越多个中间节点,例如路由器、网关、防火墙等,大部分防火墙默认会关闭长时间处于非活跃状态的连接而导致 Socket 连接断连,因此需要通过轮询告诉网络,该连接处于活跃状态。

而HTTP连接使用的是“请求—响应”的方式,不仅在请求时需要先建立连接,而且需要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服务器端才能回复数据。

很多情况下,需要服务器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保持客户端与服务器数据的实时与同步。此时若双方建立的是Socket连接,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将数据传送给客户端;若双方建立的是HTTP连接,则服务器需要等到客户端发送一次请求后才能将数据传回给客户端,因此,客户端定时向服务器端发送连接请求,不仅可以保持在线,同时也是在“询问”服务器是否有新的数据,如果有就将数据传给客户端。

三.iOS中创建socket通信


我没用苹果官方的 用的是第三方的GCDAsyncSocket 


在SupportFile中需要导入

服务器端代码:

[plain]  view plain copy
  1. - (IBAction)lisen:(id)sender  
  2. {  
  3.     NSLog(@"%s %d",__FUNCTION__,__LINE__);  
  4.     socket = [[GCDAsyncSocket alloc] initWithDelegate:self delegateQueue:dispatch_get_main_queue()];  
  5.     NSError *err = nil;  
  6.     if([socket acceptOnPort:[port.text integerValue] error:&err] == NO)  
  7.     {  
  8.         [self addText:err.description];  
  9.     }  
  10.     else  
  11.     {  
  12.         [self addText:[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开始监听%@端口.",port.text]];  
  13.     }  
  14.     [port resignFirstResponder];  
  15.     [display resignFirstResponder];  
  16. }  
  17.   
  18.   
  19. - (void)socket:(GCDAsyncSocket *)sender didAcceptNewSocket:(GCDAsyncSocket *)newSocket  
  20. {  
  21.     // The "sender" parameter is the listenSocket we created.  
  22.     // The "newSocket" is a new instance of GCDAsyncSocket.  
  23.     // It represents the accepted incoming client connection.  
  24.       
  25.     // Do server stuff with newSocket...  
  26.     NSLog(@"1111%s %d",__FUNCTION__,__LINE__);  
  27.   
  28.     [self addText:[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建立与%@的连接",newSocket.connectedHost]];  
  29.       
  30.     s = newSocket;  
  31.     [s readDataWithTimeout:-1 tag:0];  
  32. }  
  33.   
  34. -(void)socket:(GCDAsyncSocket *)sock didReadData:(NSData *)data withTag:(long)tag  
  35. {  
  36.     NSLog(@"2222%s %d,sock = %@",__FUNCTION__,__LINE__,sock);  
  37.     NSString *receive = [[NSString alloc] initWithData:data encoding:NSUTF8StringEncoding];  
  38.     [self addText:[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sock.connectedHost,receive]];  
  39.       
  40.     NSString *reply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收到:%@",receive];  
  41.       
  42.     [s writeData:[reply dataUsingEncoding:NSUTF8StringEncoding] withTimeout:-1 tag:0];  
  43.     [s readDataWithTimeout:-1 tag:0];  
  44. }  

客户端代码

[plain]  view plain copy
  1. -(void)addText:(NSString *)str  
  2. {  
  3.     allMessage.text = [allMessage.text stringByAppendingFormat:@"%@\n",str];  
  4. }  
  5.   
  6.   
  7. - (IBAction)connect:(id)sender  
  8. {  
  9.     socket = [[GCDAsyncSocket alloc]initWithDelegate:self delegateQueue:dispatch_get_main_queue()];  
  10.     NSError *err = nil;  
  11.     if(NO == [socket connectToHost:host.text onPort:[port.text intValue] error:&err])  
  12.     {  
  13.         [self addText:err.description];  
  14.     }else  
  15.     {  
  16.         [self addText:@"打开端口"];  
  17.     }  
  18.     NSLog(@"%s %d    connect",__FUNCTION__,__LINE__);  
  19.   
  20. }  
  21.   
  22. -(void)socket:(GCDAsyncSocket *)sock didConnectToHost:(NSString *)ahost port:(uint16_t)port  
  23. {  
  24.     NSLog(@"%s %d",__FUNCTION__,__LINE__);  
  25.   
  26.     [self addText:[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连接到:%@",ahost]];  
  27.     [socket readDataWithTimeout:-1 tag:0];  
  28. }  
  29.   
  30.   
  31. - (IBAction)send:(id)sender  
  32. {  
  33.     NSLog(@"%s %d  send",__FUNCTION__,__LINE__);  
  34.       
  35.       
  36.     //发送文本  
  37.     [socket writeData:[message.text dataUsingEncoding:NSUTF8StringEncoding] withTimeout:-1 tag:0];  
  38.       
  39.     [self addText:[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我:%@",message.text]];  
  40.       
  41.     [socket readDataWithTimeout:-1 tag:0];  
  42.       
  43.     NSLog(@"%@",socket);  
  44.     [message resignFirstResponder];  
  45.     [allMessage resignFirstResponder];  
  46.     [port resignFirstResponder];  
  47.     [host resignFirstResponder];  
  48. }  
  49.   
  50. -(void)socket:(GCDAsyncSocket *)sock didReadData:(NSData *)data withTag:(long)tag  
  51. {  
  52.     NSLog(@"%s %d",__FUNCTION__,__LINE__);  
  53.       
  54.     NSString *newMessage = [[NSString alloc] initWithData:data encoding:NSUTF8StringEncoding];  
  55.       
  56.     [self addText:[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sock.connectedHost,newMessage]];  
  57.     //[socket readDataWithTimeout:-1 tag:0];  
  58.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