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ain.m
// 循环retain
//
// Created by amesty on 15-1-8.
// Copyright (c) 2015年 itcast.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发中类规范:
1. 在 .h 文件中@class的作用仅仅声明某个名称是一个类 @class Card;
2. 在 .m 文件中用#import来包含类的所有东西。(import是拷贝)
Card这个文件中被其他100类引用,意味着Card改变100份文件中均要重新编译
3.两端循环引用解决方案
1》一端用retain ----strong
2》一端用assign ----weak
让程序兼容ARC和非ARC部分。转变为非ARC -fno-objc-arc 转变为ARC的, -f-objc-arc 。
ARC也需要考虑循环引用问题:一端使用strong,另一端使用weak。
*/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Person.h"
#import"Card.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p=1
Person *p=[[Person alloc]init];
//c=1
Card *c=[[Card alloc] init];
// p=2
p.card=c;
// p=2
c.person=p;
//c=1
// p=1
return 0;
}
===========
// Person.h
// 循环retain
//
// Created by amesty on 15-1-8.
// Copyright (c) 2015年 itcast. All rights reserved.
//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Card.h"
@class Card;
@interface Person: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weak) Card * card;
@end
//
// Person.m
// 循环retain
//
// Created by amesty on 15-1-8.
// Copyright (c) 2015年 itcast. All rights reserved.
//
#import "Person.h"
#import"Card.h"
@implementation Person
-(void)dealloc
{ NSLog(@"car被销毁了");
}
@end
// Card.h
// 循环retain
//
// Created by amesty on 15-1-8.
// Copyright (c) 2015年 itcast. All rights reserved.
//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Person.h"
@class Person;
@interface Card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Person * person;
@end
// Card.m
// 循环retain
//
// Created by amesty on 15-1-8.
// Copyright (c) 2015年 itcast. All rights reserved.
//
#import "Card.h"
#import "Person.h"
@implementation Card
-(void)dealloc
{ NSLog(@"Person被销毁了");
}
@end
objective-c中#import和@class的区别
在Objective-C中,可以使用#import和@class来引用别的类型, 但是你知道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class叫做forward-class, 你经常会在头文件的定义中看到通过@class的引用, 原因就是当你只用@class来引入一个类时, 编译器知道有这么一个类,也就是说它能识别Engine *engine;
而在implementation文件中,如果你想要访问engine.price, 编译器就会出错, 即使你用了@class引入了. 这时需要使用的其实是#import 来引入Engine.h这个头文件,它包括这个类的所有的定义, 它知道你有定义一个price, 而通过@class引入的除了类本身之外,没有具体的信息.
更详细的分析:在Objective-c中,当一个类需要引用另一个类的接口时,需要在类的头文件中建立被引用类的指针
Person.h
@interface Person: NSObject
{
Woman *woman;
Man *man;
}
.......
如果直接编译,会出错,因为不知道Woman,Man是什么。
这时有两个选择,一是import这两个被引用类的头文件,另一个是使用@class申明Woman和Man是类名,二者的区别:
1. import会包含这个类的所有信息,包括实体变量和方法,而@class只是告诉编译器,其后面声明的名称是类的名称,至于这些类是如何定义的,暂时不用考虑,后面会再告诉你;
2. 在头文件中,一般只需要知道被引用的类的名称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其内部的实体变量和方法,所以在头文件中一般使用@class来声明这个名称是类的名称,而在类的实现部分,因为会用到这个引用类的内部的实体变量和方法,所以需要使用#import来包含这个被引用类的头文件。
3. 在编译效率方面考虑,如果你有100个头文件都#import了同一个头文件,或者这些文件是依次被引用的,如A–>B, B–>C, C–>D这样的引用关系。当最开始的那个头文件有变化的话,后面所有引用它的类都需要重新编译,如果你的类有很多的话,这将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是用@class则不会。
4. 如果有循环依赖关系,如:A–>B, B–>A这样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使用#import来相互包含,那么就会出现编译错误,如果使用@class在两个类的头文件中相互声明,则不会有编译错误出现。
所以,一般来说,@class是放在interface中的,只是为了在interface中引用这个类,把这个类作为一个类型来用的。 在实现这个接口的实现类中,如果需要引用这个类的实体变量或者方法之类的,还是需要import在@class中声明的类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