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备份原理
为什么需要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中很多的容器的数据需要查看,所有需要备份将数据很轻松的拿到本地目录。
原理图:

数据备份方案:1 创建一个挂载数据卷容器的容器
2 挂载宿主机本地目录作为备份数据卷
3 将数据卷容器的内容备份到宿主机本地目录挂载的数据卷中
4 完成备份操作后销毁刚创建的容器
注释: -P: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恢复字段到它们的原始方式,忽略现有的用户权限屏蔽位(umask)。 加了-p之后,tar进行解压后,生成的文件的权限,是直接取自tar包里面文件的权限(不会再使用该用户的umask值进行运算),那么不加-p参数,将还要再减去umask的值(位运算的减),但是如果使用root用户进行操作,加不加-p参数都一样。2.数据还原原理
[Python]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命令格式:
$ docker run - - rm - - volumes - from [数据卷容器 id / name] - v [宿主机目录]:[容器目录][镜像名称] [备份命令]
#命令演示:
#创建备份目录:
$ mkdir / backup /
#创建备份的容器:
$ docker run - - rm - - volumes - from 60205766d61a - v / home / itcast / backup / : / backup / nginx tar zcPf / backup / data.tar.gz / data
#验证操作:
$ ls / backup
$ zcat / backup / data.tar.gz
|
原理图:

1、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卷容器(或删除原数据卷容器的内容)
2、创建一个新容器,挂载数据卷容器,同时挂载本地的备份目录作为数据卷
3、将要恢复的数据解压到容器中
4、完成还原操作后销毁刚创建的容器
[Python]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命令格式:
docker run - - rm - itd - - volumes - from [数据要到恢复的容器] - v [宿主机备份目录]:[容器备份目录][镜像名称] [解压命令]
#命令实践:
#启动数据卷容器:
$ docker start c408f4f14786
#删除源容器内容:
$ docker exec - it vc - test1 bash
root@c408f4f14786: / # rm -rf /data/*
#恢复数据:
docker run - - rm - - volumes - from v - test - v / home / itcast / backup / : / backup / nginx tar xPf / backup / data.tar.gz - C / data
#验证:
:~$ docker exec - it vc - test1 / bin / bash
root@c408f4f14786: / # ls /data/data/
v - test1.txt v - test2.txt
#新建新的数据卷容器:
:~$ docker create - v / newdata - - name v - test2 nginx
#简历新的容器挂载数据卷容器
:~$ docker run - - volumes - from a7e9a33f3acb - tid - - name vc - test3 nginx / bin / bash
#恢复数据:
docker run - - rm - - volumes - from v - test2 - v / home / itcast / backup / : / backup / nginx tar xPf / backup / data.tar.gz - C / newdata
#验证:
:~$ docker exec - it vc - test3 / bin / bash
root@c408f4f14786: / # ls /newdata
v - test1.txt v - test2.txt
|
注意:解压的时候,如果使用目录的话,一定要在解压的时候使用 -C 制定挂载的数据卷容器,不然的话容器数据是无法恢复的,因为容器中默认的backup目录不是数据卷,即使解压后,也看不到文件。
数据是最宝贵的资源,docker在设计上考虑到了这点,并且为数据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