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IZ发明创新理论
主要介绍TRIZ理论的一些学习和使用心得,推广TRIZ发明创新思想,方法。
广州接入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一直从事企业应用开发,有十多年的SaaS平台产品研发经验。擅长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展开
-
TRIZ系列-创新原理-8-重量补偿原理
重量补偿原理的表述如下:1)将某一物体与另一种提供上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2)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它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物体的重量补偿;重力使得我们能够稳稳的依附在地面,不会跑到外太空,是我们能够在地球上进行正常生存的保证,但有的时候,我们又需要克服这种重力(重力对系统产生了不利作用),比如需要让物体脱离地球(飞船等),或者浮在空中,或者浮在流体表面。因此我们在制造这原创 2014-10-12 07:33:29 · 9454 阅读 · 0 评论 -
组合和分解,溯源(创新技法7)
组合和分解这两种思维都是非常自然和普遍的。这两种方法都不是独立的,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一、组合法将两种及以上的技术思想或者产品的部分或整体进行适当的组合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技术思想,设计出新的产品。1)多功能组合 通过将不同功能组合在一起提供给用户,以方便用户的使用。这种组合又分为近似功能组合和相反功能组合。前者瑞士军刀,后者如带起钉器的锤子。2)增强功能组合 单一的产品或者技术不能达原创 2015-05-05 23:24:55 · 3049 阅读 · 0 评论 -
联想,逆向(创新技法6)
联想思维的运用:1) 接近联想: 通过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的事物的联想来完成创新和发明。是一种触类旁通的方法。2)控制联想 这里的控制是一种限制,联想的方式限定在同义,反义,部分,整体等规则。3)对比联想 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对比联想的对比主要是根据事物的性质的对立面来进行思考。比如水洗-》干洗,高温聚变-》低温聚变等。事物的性质的对立面同样是可以相互转换的。4)因果联想 根据事原创 2015-05-05 23:23:19 · 4083 阅读 · 5 评论 -
例举法(创新技法4)
例举法和检核表法都是一种列表法。例举法表示:一、缺点列举法:缺点例举法是美国通用公司的发明的一种创新方法,方法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着重找出它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再根据主次和因果,采取改进措施。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的成果。任何一个产品都会有优点和缺点,这个优缺点当然是以人们的需求来作为判断的,缺点一般都是产品在某个方面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对环境和人们本身有损害,因此对产品的缺点进行改进就是原创 2015-05-05 23:22:25 · 4726 阅读 · 0 评论 -
模仿,类比,移植技法(创新技法5)
一、模仿技法:在发明创新过程中,模仿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和思路。人虽然具有智慧,但在很多方面与其它生物相比,人本身的能力是比较低的。对于其它生物通过物竞天择而进化来的优势,作为有智慧的人类,理所当然的应该学而致用,模仿是第一步。当然,除了模仿自然事物或现象外,也可以模仿其它产品,甚至模仿人类本身(智能机器人,图像识别等)。模仿包括:形状模仿:不仅用于艺术创想,也可以用于普通产品。象形文字,拱形洞,流原创 2015-05-05 23:20:46 · 7318 阅读 · 1 评论 -
量变到质变--技术的爆发或许就在20年之间
一般情况下,每周总要看看网易的公开课中的TED演进,这两年暴出的科技进步的讯息还是很大的。这10多年的沉寂,就是量的积累。而质变就在眼前。不过这与我们好像很远。分享一下:http://open.163.com/movie/2014/8/R/S/MA1AL0H6I_MA1ALKNRS.html感谢网易公开课的传播,我觉得优快云作为IT技术人员的社区,也应该多点这方面的内容。里面的蜂鸟飞行器并不是关原创 2015-04-26 22:08:00 · 3290 阅读 · 0 评论 -
智力激励法(创新思维2)
1)应用于TRIZ的解题环节:比如参数确定,打开思路,防止思维定势等。2)是一种集体发明创造方法,包括集思广益法,集中思考法,头脑风暴法,头脑震荡法,互激设想法等。智力碰撞。通过群体思考,群体设想,互相激励,相互借鉴,连锁反应,知识经验互补。原创 2015-04-21 21:10:06 · 4468 阅读 · 0 评论 -
检核表法(创新思维3)
这种创新技法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发明创造,技术创新的对象,找出有关因素,列出一张思考表,然后逐个去思考,研究和挖掘,由此激发联想,使得发明创新过程更为系统。其本质是一种变维思维的方法。广义上的TRIZ的九屏幕,16屏幕,27屏幕法都属于此类方法。当然,TRIZ的很多发明原理也属于这种方法。检核表法的项目可以根据要创新或者要解决的问题的对象来确定,一般包括:1)物理性质:比如空间属性(形状,结原创 2015-04-21 21:09:21 · 16497 阅读 · 0 评论 -
读《量子之谜》后的一点思考
为了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段时间恶补了一点科普性知识。昨天在图书馆借了本《量子之谜》,这本书写得不错,翻译得也不错。基本上是一鼓作气读完的。读完书,照样得总结一下:1)对于“薛定谔的猫”:量子处于叠加态(猫是死的,也同时是活的),经由“观察”向确定态塌缩(瞬间,不用时间,超越光速)。从理解上来说也好理解,因为可以想象有一种爱因斯坦的“幽灵”在作用。但我的问题是这种经由“观察”而产生的塌缩是如何作用原创 2015-04-13 22:28:45 · 5686 阅读 · 2 评论 -
思维的魔方(悖论)
《思维魔方》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各种悖论。书中的就不介绍了,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看看。悖论是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对于已建立起的概念,知识,方法和逻辑体系的一种诘难。按照悖论的三要素说法:公认的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和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这里“公认的正确的背景知识”就是已有的概念,知识,方法和逻辑体系。通过我们公认的正确的推导方法,得出互相矛盾的等价式。这就说明我们的背景知识本身是不严密的。原创 2015-04-05 15:44:43 · 3150 阅读 · 1 评论 -
技术前沿(解读)
1)量子技术方面2)人工智能方面3)生物技术方面4)3D打印方面5)能源方面原创 2015-03-26 22:19:17 · 2376 阅读 · 1 评论 -
读书笔记(技术的本质)
一旦发问,不免使人紧张,特别是那种“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哲学所需要揭示的是本质的东西,而本质的东西往往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脑细胞。这种东西给人的感觉是少思考为好,否则容易产生孤独,不食人间烟火...等非主流症状。虽然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的天性中就有喜欢让上帝发笑的基因。为了完成阅读量,这不,借了本让上帝发笑的书--《技术的本质》来看,上帝发笑没有不知道,但自己还是很是思考了一原创 2015-03-21 19:15:19 · 3705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技术系统的发展路线)
1) “理想性”程度的增加路线 一个系统或者产品,总是朝着“理想系统或产品”方向发展,每一次的进步都可以看作是“理想性”程度的增加;2)多屏幕 传统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一维的,即只看到产品本身。但系统或产品的发展是系统化的,多维化的。这需要我们不仅仅只考虑系统或者产品本身,还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关注这个系统或产品。空间上:子系统,系统本身,超系统。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从而形成对系统或者原创 2015-02-23 05:42:05 · 4374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9-惰性环境原理
惰性环境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1)用惰性环境代替通常原创 2014-11-01 07:34:11 · 8006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发明的层次)
发明的层次问题角度第1级第2级第3级第4级第5级原始条件只有一个参数的具体任务有多个参数的任务;具有类似的结构结构不良的“一堆任务”;只存在功能上的类似许多因素未知;不存在结构或功能上的类似主要目标未知;不存在类似资源与解决问题的人资源显而易见容易得到;通过基本专业训练即可掌握资源不易发现,但仍存在于系统中;通过传统的专业训练可以掌握;资源常源之于其它系统与层次;需要开发性组合思维资源来自于不同的原创 2015-01-17 11:45:57 · 3674 阅读 · 0 评论 -
思维的惯性
我们常常说要破除思维定势,避免思维惯性,这个想法是很对的,但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大脑研究发现,人在使用眼睛看东西时,并不是把所有的信息都进行处理,只有大约10%的信息是新的,其他的信息都是补全的。人一方面需要这种信息“抽象”+自动补偿来加速脑袋CPU的处理速度,但另一面这种处理机制又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你看到的也许不是真实的。从这种大脑的运行机理来说,我们确实应该努力的避免惯性思维,但无法杜绝原创 2015-06-26 15:34:53 · 2353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40-复合材料原理
复合材料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1)用复合材料代替同性质的材料;复合材料,一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采用复合材料,需要改变材料的成分,这样可以让复合材料具备哪些原本不属于单个成分材料的特性,例如多孔材料,代表一种硬物质与空气的复原创 2014-11-01 07:34:48 · 7493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8-加速氧化原理
加速氧化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1)用富氧空气替代普通空气;2)用纯氧替代富氧空气;3)用电离氧气替代纯氧;4)用臭氧化的氧气替代电离氧气;5)用臭氧替代臭氧化的氧气;6)用单氧替代臭氧;从上面可以看出,加速氧化的本质就是从氧化的一个级别转变到下一个更高的级别,其作用是为了强化加工工艺。氧化水平的次序如下:空气-->富氧空气-->纯氧-->电离化氧气-->臭氧-->单氧。下面是一些应用例子:A)高原创 2014-11-01 07:31:25 · 7008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7-热膨胀原理
热膨胀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原创 2014-11-01 07:31:03 · 6516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6-状态转变原理
物态转变原理原创 2014-11-01 07:30:39 · 4633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
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1)改变物体的系统状态;2)改变浓度或者密度;3)改变柔韧程度;4)改变温度或者体积:前面也有些原理,比如颜色改变原理,也是属于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TRIZ将这些单独列出应该是因为这些改变更为常见和普遍,另外也有利于后面的冲突和矛盾矩阵的应用;从发明创新来讲,包含试错法在内的很多方法也会改变系统的物理或者化学参数来达到创新的目的,实际上,我们在创新的过原创 2014-11-01 07:29:57 · 9291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4-抛弃和再生部件原理
抛弃和再生部件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1)物件的部件在完成其功能原创 2014-11-01 07:29:30 · 7250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2-改变颜色原理
改变颜色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1)改变物体或其环境的颜色:2)改变物体或其环境的透明度:3)对于难以看到的物体或过程,使用颜色添加剂来观测;4)如果已经使用了这样的添加剂,那么使用发光跟踪或原子跟踪;颜色的改变的目的是增强可观测性,改变的是其视觉特性,而这种视觉特性与我们(系统的观察者)密切相关。如果我们需要区别多种系统的特征(例如促进检测,改善测量和标识位置,指示状态变化,目视控制,掩盖问题等)时原创 2014-10-28 21:11:17 · 6435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1-多孔材料原理
多孔材料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1)让物体变成多孔的,或者使用辅助的多孔部件(如插入,覆盖);2)如果一个物体已经是多孔了,那么事先往里面填充某种物质;这个原理提出的原因是,一般机械系统通常都是由没有渗透性的固体材料制成的,无渗透性的材料虽然有其优点,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具有渗透性的(多孔的)材料的优点,比如我们人类本身的生命器官就是具有渗透性的代表。许多机器都具有内部运动功能,“粗糙的”机器用管道、泵等原创 2014-10-27 21:02:18 · 8417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0-柔性膜或薄膜原理
柔性膜或薄膜原理的具体表述如下:1)使用柔性膜或者薄膜代替常用的结构;2)用柔性膜或薄膜将物体与它的外部环境分割开这条原理也是系统柔性化进化法则的一类体现,技术系统柔性化进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技术系统演进方式。在物质提炼、萃取、分离,以及农业和日常生产生活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A)利用充气薄膜充当保护性措施(如冬季网球场地保护,覆膜教科书);B)农业中的塑料大棚种植;(2的一种体现)C)医用透明胶;原创 2014-10-27 21:01:48 · 6781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33-同质性原理
同质性原理的具体表述如下:1)与原创 2014-10-26 20:00:33 · 7415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9-气动或液压结构原理
气动或液压结构原理的具体表述如下:1)用气态或液态部件替代固体部件。可以用空气或者水,也可以用气垫或水垫,使这些部件膨胀。这条原理符合系统的动态性进化法则-柔性化。在改造系统时,我们可以尝试将系统的固体部件用气体或者流体部件代替,比如充气结构,充液结构,气垫,液体静力结构或者流体动力结构。系统的柔性化进化法则就是系统总是沿着从固态到液态到气态的路径。一般来讲气态、液态相对于固体来说,更具柔性(弹性原创 2014-10-26 19:36:53 · 5975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8-替代机械系统原理
替代机械系统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1)用光、声、热、嗅觉系统替代机械系统:2)用电、磁或电磁场来与物体交互作用:3)用移动场替代静止场,用随时间变化的场替代固定场,用结构化的场替代随机场;4)使用场,并结合铁磁性颗粒。第1)条总结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系统是机械系统,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使用光学系统、声学系统、热力学系统、嗅觉系统来替代现有的系统,或者把现有系统发展成上述系统。这条经验并不是说机械系统一无原创 2014-10-26 19:36:23 · 11395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7-一次性用品原理
一次性用品原理也叫廉价替代品原理,其具体表述如下:1)用廉价物品替代昂贵物品,在某些属性上作出妥协;某些系统或部件很昂贵,不利于推广,在质量允许的前提下,对某些属性做些妥协,用廉价的物品替代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案。当然,这种替代比较建立在一定的产品质量保证的基础上。用简单替代复杂,用廉价替代高价,用短命替代长寿,都是一些替代选项。当然可以替代的对象不仅仅是机器,工具盒设备,也可以是信息,能量和过原创 2014-10-24 20:03:44 · 7711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6-复制原理
复制原理的具体表述如下:1)用简化的,便宜的复制品来替代易碎的或不方便操作的物体; 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可操作性。2)如果已经使用了可见光的复制品,那么使用红外光或者紫外光的复制品; 红外和紫外光有自己比较独特的特性,可以增加人类的视觉范围。3)用光学图像替代物体(或物体系统),然后缩小或放大它。 光学图像,红外成像到计算机模型,这也是一个进化路线图。较为广义的复制其实是一种原创 2014-10-24 13:42:58 · 8773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5-自服务原理
自服务原理的具体表述如下:1)原创 2014-10-23 22:22:48 · 9396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4-中介物原理
自服务原理的具体表述如下:原创 2014-10-23 22:07:08 · 10883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3-反馈原理
反馈原理的具体表述如下:1)引入反馈:2)如果已经有反馈,那么改变它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应当从系统中尽量多收集反馈信息,并用这些信息来矫正系统的作用。很容易看出,引入反馈是系统自动控制的前提。系统中的任何变化所产生的信息都可以视作反馈信息源,当然,具体收集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采集的对象。通过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我们可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这种反馈,不仅仅是系统的反馈,也包括系统运行时其环境的反原创 2014-10-22 08:38:59 · 6263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2-变害为利原理
变害为利原理的具体表述如下:1)利用有害的因素(特别是环境中的)获得积极的效果; 有害无害只是相对的(时间,空间,人),将有害的因素通过一定的处理和转化,可以变有害为有用,比如废品回收,废品如果不处理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但如果我们回收,不仅可以消除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获得新的资源; 噪声武器,废热发电,沼气能源,炉渣砖等都是变害为利的例子。2)将两个有害的因素相结合,进而消除它们;原创 2014-10-21 08:37:46 · 11966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1-快速通过原理
快速通过原理,有的书也译为“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我比较倾向于叫快速通过原理,这个概念下,适用范围比较大些。快速通过原理的具体描述如下:1)非常快速的实施有害的或者有危险的操作;如果一个动作有危害或者有危险,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消除这个动作,但如果这个动作是系统必需的,无法消除,则我们应该加快这个动作的实施,通过减少作用时间来减低危害或者风险。比如:A)高速牙钻:可避免牙组织因过热受损:B)闪光灯原创 2014-10-20 22:04:42 · 5001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
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表述如下:1)连续实施动作不要中断,物体的所有部分应该一直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2)去除所有空闲的,中间的动作:3)用循环的动作代替“来来回回”的动作:这个原理可以看着是原理19的一个反面,我们可以通过检查系统的间歇时刻,这种间歇可能会造成系统的能量损失(浪费),而任何“从零开始”的或使工作流中断的“过渡过程”,都有可能损害到系统的效率,因此必须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对于1)和2)原创 2014-10-20 21:44:53 · 7343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19-周期性动作原理
周期性动作原理表述如下:1)用周期性的动作(脉冲)代替连续的动作;2)如果动作已经是周期性的,则改变其频率:3)利用脉动之间的停顿来执行额外的动作;尝试改变物体的运动规律--频率(将连续的动作试作频率为0),通过增大频率或降低频率来看看是否可以获得新的功能或者是强化某种功能,也可以尝试利用周期性动作的间歇来执行其它额外的动作,以充分利用系统的资源;案例如下:A)警笛和警灯:B) 冲击钻,蛤蟆夯;C原创 2014-10-20 21:20:02 · 9164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18-机械振动原理
机械振动的原理如下:1)使物体处于振动状态 TRIZ的发明者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发现,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并不都是系统性能最佳的,如果物体在振动状态下可以产生很多新的特征或者得到新的功能,那么我们不妨将物体处于振动状态。比如电流在振动状态下就会产生电磁场和电磁感应。2)如果已处于振动状态的物体,提高其振动频率,直到超音振动;3)利用共振现象(共振频率)4)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5)利用超声波原创 2014-10-20 13:13:58 · 7662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17-转变到新维度原理
转变到新维度原理的表述如下:原创 2014-10-17 23:26:35 · 4414 阅读 · 0 评论 -
TRIZ系列-创新原理-16-部分或超额行动原理
部分或超额行动原理,也叫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原理,表述如下:1)如果得到规定效果的100%比较难,那么可以完成的少些或多些;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情所期望的效果难以百分之百实现时,那么做得稍微超过或者稍微小于期望效果,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我们可以先从最容易掌握的情况或者最容易获得的东西入手,尝试在“多余”或“少于”之间过渡;尝试在“更多”和“更少”之间渐进调整,例如:A)填地板砖缝隙原创 2014-10-16 06:15:16 · 679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