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A的复苏

也许我这样说也不对,可能VBA从来就没有退居二线。是吧。虽然多少年被那些炒作组织边缘化,然后从清单中物理删除了。

98年第一次给学校编程,当时自学C++有一段时间,想用C++给学校开发题库。

但老师语重心长啊,说,你就一个人,用C++是不太现实的。还是用VB吧。

然后就是VB操作数据库,然后VBA操作WORD,写入到数据库中。那个时候,就已经被这种先进的技术深深吸引了。

因为它代表一种程序员可以协同工作的沟通的渠道,不是人与程序之间,而是电脑上的应用与应用之间,而且是可视化的。

后来在学校毕设时,用VBA开发了工控系统的报表,操作EXCEL。更加深信不疑,微软这种思路太强大了。

再后来,在青岛做电气工程师,用VBA操控AutodeskCAD,更是觉得要好好学一学。

后来在北京,在国家队的通信公司研发部,做系统工程师和带项目,开发基站的集成和操作维护产品,开发VB解析excel的程序,生成snmp mib,agent的代码,manager侧的数据库,开发了一次,改进了一次,虽然时间不多,但两个A都是因为这事得到的,至今是我的内心的骄傲,原来集成全研发几百人团队的工作,升一次级,要几个月,用程序来实现,不到一个小时,而且上位机管理侧与板卡的嵌入侧的操作指令,不用测试一致性了。虽然这种类似生物DNA进化的模式,不是我设计的,但我会用VBA啊,我用程序解析了复杂的量化需求的表格,还能检查其中的错误。

那是我的骄傲。开发工具,做过的人,都知道很枯燥。而且一般你还有其它的工作要做。压力极大,部分原因是工具测试线不会给你测的,甚至也只有你自己会用。非常孤独,有的时候。而且你要学会如何判断结果有错误,而且输入是人工编写的,输入来源于十几个部门合作的文档,人总是要犯错的,工具必须找出来,绝不能把这种错误下放到板卡上去。只是工具一旦开发好,可能要用十几年。不象是用户的应用面的需求,总有改变,总有饭吃。

带项目的时候,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只要是我们自己用的工具,统统都用VB来开发,给用户用的才用C++。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两年,竟然许多人开始研究VBA了。

呵。是好事,也是让人惋惜啊。人们这些年炒作的太多太多了。

VBA是好东西,可是前些年都炒作什么去了呢?

想想自己为什么今天离开中国的软件业,

现在越来越觉得离开软件业是对的。再过十年,我再回来,可能中国的软件业还是这个水平。

行大事者,势字当先,我在一个行业,没什么进步,而且别人也不能进步,那就不如换个方面。

炒作大数据,实际每个项目80%的工作是数据清洗。银行金融除外,它们的数据本就是格式化的,它们的大数据也不是今天才有的。

实际上是人工数据清洗。工资有的很低,低到不能再低。这个我清楚,前年吧,老板让我帮他评估一个大数据项目。

什么python,开什么玩笑,操作word excel 甚至是 autocad, photo shop ,3d max, 比VBA那不是差太远了吗?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python 只是比R语言快,比matlab快,就来做运算的。

当然,这不是我说的重点。

重点是全都在炒作。但那些一直跟风的程序员,也不值得可怜。你光看见人家工资高,看看人家学历是什么再想想自己。人家可以不劳而获,你行不行。

再回头说VBA,我组织过一次公司把办公软件换成wps的项目评估工作,虽然许多工作看似可以,但只要到了WPS与各种软件协同的时候,就会遇到各种问题。电路板的开发软件,FPGA的IDE,PDM,SAP系统,焦头烂额啊。

所以,我从始至终,是中立或者有些偏向WPS的,但是真的是没办法,反对的意见占主流。

又想去有一次去一个大型啤酒厂,人家德国20多家公司组团做到,有西门子的工控,有工艺,有生产线,等等,看完后,我的彻底放弃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组织问题。人家可以平等合作,我们事事讲究谁更重要,谁要主要发言权,谁是总工,谁是主要工种,谁是主产品线,谁是打杂的。

所以,再回头,越来越理解自己现在的选择。越来越坦然。现在在一家开发操作系统的外企,起码再也没有那种工种上的卑微感了。而当年,有一年得了两个A,但心中总有一种不踏实感,因为是自是非主流。现在踏实了很多。至少大家都是作软件,挣辛苦钱,很踏实。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