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网上数字金融典型场景: 网络支付

随着网络支付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欺诈手段日益复杂。本文通过一个大学生账户被盗用的案例,展示了欺诈团伙的四步操作过程。文中提到,通过行为序列、生物探针和关系图谱技术,可以有效识别并预防支付环节的风险,实现反欺诈。这些技术不仅适用于金融场景,还有潜力应用于其他领域,提升账户安全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国网络支付发展迅速,从 2013 年开始,网络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平均以 50% 的年均增速增长。2017 年,我国网络支付交易规模达到近 154.9 万亿元,同比增长率接近 44.3%。网络支付在线下小额和零售领域等适用场景不断丰富,渗透于消费、金融、个人应用等各个领域。

       新的支付形式也催生了新的欺诈手段。在支付环节,黑色产业集团往往通过社工方式和技术手段,盗取利用个人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等直接关系账户安全的要素,并进一步用于进行精准诈骗、恶意营销。虚假 WiFi、病毒二维码、盗版 APP 客户端以及木马链接等是盗取用户私人信息的主要手段,获得的关键信息被收入数据库分类储存。其中,账户信息(如游戏账户、金融账户)通过黑色产业链进行金融犯罪和变现,用户真实信息除了贩卖外,更多用于商城盗刷。

 

网络支付欺诈案例:盗用账号支付

      某大学生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 5 万元“不翼而飞”。反复查询,他被通知自己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个新账号,购买了高达 49966 元商品。实质上并非本人的购买行为。其实,该商城风控部门利用其风控体系在支付的那一刻已触发预警。接到预警后,风控负责人快速安排对这一订单的拦截,同时安排发货以进一步锁定嫌疑人,最终帮助挽回损失。

该案例是账号盗用的典例,其涉及四步具体操作:

 

第一步:放马。该团伙在大学城周边,通过伪基站发送带有木马病毒链接的伪装短信,该学生在点击链接后,用户名及密码均已泄露。

第二步:操盘。由于直接盗刷银行卡难度较高、风险较大,骗子掌握各类信息之后,便想起通过商城购物的方式来进行变现。

第三步:洗料。注册完账户,绑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