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赚钱方式各不相同。
钱难不难挣,既受大环境影响,更取决于所从事的行业。
如果是靠卖力气、花时间,用血汗去挣钱,那无疑是艰难的。
人可以出卖很多东西来换取金钱,看似最直接的卖力气和时间,性价比却往往是最低的。
比如中年人失业后的选择常被称为 “铁人三项”—— 滴滴、外卖、快递。
这几条路简单明了,直接告诉你用时间和力气去换钱。
但问题在于,人人都有时间和力气,这就意味着这些工作毫无门槛。
没有门槛便人人都能做,而需求有限,供给远超需求时,报酬自然就少了。
于是,人们不得不出卖更多的时间和力气,可结果却是陷入要命的内卷。

如果一份工作干到最后可能危及生命,那这钱就不值得挣,顶多只能糊口,毕竟钱再重要也没有命重要。
为什么公司企业喜欢裁员呢?
因为员工贡献给公司的往往只是时间和血汗,当员工贡献不动了,公司就想换人,用新鲜血液来维持机器运转。
经济下行淘汰了很多人,某种程度上,被淘汰的正是这些靠出卖血汗的人。当系统低效时,就会从这些地方开始精简。
血汗钱难挣,而且花起来也痛苦。
一个月挣一万血汗钱,如今要么降薪,要么增加工作时长,社会统一标准,让人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赚钱与辛苦程度并无必然联系。
不信你去问问街上的人,他们做什么工作,赚多少钱。或者去消费场所看看,你会发现越是高档的地方,工作日也有人消费,因为有钱人不受时间束缚。
而那些赚得稍多却不敢花钱的人,是因为他们付出太多才换来那点薪水,花起来心痛,就像把辛苦挑来的水倒掉。
凡是因节假日激增的消费或活动,大多是底层打工人对上班剥削的反抗,而非真正的消费。那些奢侈品、豪车的消费群体,与辛苦挣钱的人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觉得世界荒唐又魔幻。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靠卖力气很难富贵,最多小康,且有天花板。
越没有价值的人往往越吝啬。吝啬不是性格,而是人在匮乏状态下的条件反射。
当物价上涨,血汗钱的匮乏就更明显。从房子到水果汁,从手机到蔬菜,很多价格看似不合理却普遍存在。
我们不能只是抱怨,而要接受现实,不按常理出牌。当消费远超收入,大部分人会变得消极退缩,只有少部分人会去探索更高级的赚钱方式,从出卖血汗转向出卖智力。
敢花钱才能真的赚钱。
很多没钱人以为自己要的不多,只求稳定生活,却不知 “稳定” 二字极为贪婪。稳定的难度堪比大富大贵。
人活着的成本低,但受自己掌控地活着很难。
生活到一定地步,处处要用钱,若不积极应对,就只能陷入困境。那些说看破红尘却过得一塌糊涂的人,其实只是在逃避。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源于匮乏,长期没钱导致内心匮乏,最终在眼前利益上纠结挣扎。
要么卖血汗,要么坑蒙拐骗,可卖血汗既累又不敢花钱,不如不赚。
若有感触收获 ,欢迎关注。
👇点击关注【浪哥创业】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往期精彩回顾
13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