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和池化层

本文详细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等关键组件,并解释了权值共享等重要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载:http://www.cnblogs.com/zf-blog/p/6075286.html


卷积神经网络(CNN)由输入层、卷积层、激活函数、池化层、全连接层组成,即INPUT-CONV-RELU-POOL-FC

(1)卷积层:用它来进行特征提取,如下:

输入图像是32*32*3,3是它的深度(即R、G、B),卷积层是一个5*5*3的filter(感受野),这里注意:感受野的深度必须和输入图像的深度相同。通过一个filter与输入图像的卷积可以得到一个28*28*1的特征图,上图是用了两个filter得到了两个特征图;

我们通常会使用多层卷积层来得到更深层次的特征图。如下:

关于卷积的过程图解如下:

输入图像和filter的对应位置元素相乘再求和,最后再加上b,得到特征图。如图中所示,filter w0的第一层深度和输入图像的蓝色方框中对应元素相乘再求和得到0,其他两个深度得到2,0,则有0+2+0+1=3即图中右边特征图的第一个元素3.,卷积过后输入图像的蓝色方框再滑动,stride=2,如下:

如上图,完成卷积,得到一个3*3*1的特征图;在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即zero pad项,即为图像加上一个边界,边界元素均为0.(对原输入无影响)一般有

F=3 => zero pad with 1

F=5 => zero pad with 2

F=7=> zero pad with 3,边界宽度是一个经验值,加上zero pad这一项是为了使输入图像和卷积后的特征图具有相同的维度,如:

输入为5*5*3,filter为3*3*3,在zero pad 为1,则加上zero pad后的输入图像为7*7*3,则卷积后的特征图大小为5*5*1((7-3)/1+1),与输入图像一样;

而关于特征图的大小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卷积层还有一个特性就是“权值共享”原则。如下图:

如没有这个原则,则特征图由10个32*32*1的特征图组成,即每个特征图上有1024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对应输入图像上一块5*5*3的区域,即一个神经元和输入图像的这块区域有75个连接,即75个权值参数,则共有75*1024*10=768000个权值参数,这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卷积神经网络引入“权值”共享原则,即一个特征图上每个神经元对应的75个权值参数被每个神经元共享,这样则只需75*10=750个权值参数,而每个特征图的阈值也共享,即需要10个阈值,则总共需要750+10=760个参数。

 

池化层:对输入的特征图进行压缩,一方面使特征图变小,简化网络计算复杂度;一方面进行特征压缩,提取主要特征,如下:

池化操作一般有两种,一种是Avy Pooling,一种是max Pooling,如下:

同样地采用一个2*2的filter,max pooling是在每一个区域中寻找最大值,这里的stride=2,最终在原特征图中提取主要特征得到右图。

(Avy pooling现在不怎么用了,方法是对每一个2*2的区域元素求和,再除以4,得到主要特征),而一般的filter取2*2,最大取3*3,stride取2,压缩为原来的1/4.

注意:这里的pooling操作是特征图缩小,有可能影响网络的准确度,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特征图的深度来弥补(这里的深度变为原来的2倍)。

 

全连接层:连接所有的特征,将输出值送给分类器(如softmax分类器)。

总的一个结构大致如下:

另外:CNN网络中前几层的卷积层参数量占比小,计算量占比大;而后面的全连接层正好相反,大部分CNN网络都具有这个特点。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加速优化时,重点放在卷积层;进行参数优化、权值裁剪时,重点放在全连接层。

### 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卷积层 卷积层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组件之一,主要用于提取输入数据的空间特征[^2]。通过应用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即卷积核),可以捕捉到诸如边缘、纹理等局部特性。这些滤波器在整个输入上滑动,并执行逐元素乘法再求的操作,从而生成新的表示形式——特征映射。 #### 特征提取原理 卷积过程能够自动识别并强调对于特定任务重要的模式,而无需人工干预设计复杂的特征描述符。这种机制使得模型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以及更好的泛化性能,在处理自然图像分类等问题时表现出色。 ```python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ConvNet(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num_classes=10): super(ConvNet, self).__init__() self.layer1 = nn.Sequential( nn.Conv2d(1, 16, kernel_size=5, stride=1, padding=2), nn.ReLU(),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 池化层的作用与功能 池化层位于多个连续的卷积层之间,其主要目的是减少特征图的空间尺寸,同时保留最重要的信息[^1]。这一操作不仅有助于降低后续计算量,还能增强模型对平移其他几何变换的鲁棒性。 #### 减少参数数量 由于每次池化都会使宽度高度缩小一定比例,因此整个网络结构变得更加紧凑高效;此外,这也间接减少了过拟合的风险,提高了测试集上的表现稳定性[^4]。 常见的两种池化方式包括: - **最大池化**:选取窗口内的最大值作为输出; - **平均池化**:取窗口内所有数值的均值。 这两种方法都遵循类似的滑窗原则,区别仅在于聚合策略的不同。 ```python def apply_pooling(input_tensor, pool_type='max', window_size=(2, 2)): if pool_type == 'max': pooled_output = nn.functional.max_pool2d(input_tensor, kernel_size=window_size) elif pool_type == 'avg': pooled_output = nn.functional.avg_pool2d(input_tensor, kernel_size=window_size) return pooled_outpu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