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编译器介绍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交叉编译器为不同架构的目标平台编译程序,涵盖了ARM、MIPS等架构的编译器命名规则及应用场景,同时提供了常见编译器如arm-none-eabi、armcc、arm-linux-gnueabi的特性对比。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交叉编译器

简介

​ 要在 X86 的电脑上编译出能够在 Arm 上运行的程序,我们必须明确告诉编译器,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需要以 Arm 指令集的标准编码。开发者们为不同的芯片开发了不同的编译器,比如针对 Arm 平台的 arm-linux-gcc,针对 mips 平台的 mips-linux-gnu-gcc,这些编译器都是基于 GCC 针对具体的架构指令集进行对应配置,所以它们在运行的时候就就会生成和该目标平台对应的可执行文件。

​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一般命名规则为:arch [-vendor] [-os] [-(gnu)eabi]-gcc

arch - 芯片架构,比如32位的Arm架构对应的arch为arm,64位的Arm架构对应的arch为aarch64
verdor -工具链提供商,大部分工具链名字里面都没有包含这部分。
os - 目标操作系统
eabi - 嵌入式应用二进制接口
示例
  • arm-none-eabi编译器

    这种编译器的名字中没有包含操作系统的信息,用于编译 ARM 架构的裸机系统(包括 ARM Linux 的 boot、kernel,不适用编译 Linux 应用 Application)。一般适合 ARM7、Cortex-M 和 Cortex-R 内核的芯片使用,M3之类的单片机都使用的是这种编译器,他使用的是 newlib 这个专用于嵌入式系统的C库,所以不支持那些跟操作系统关系密切的函数,比如fork(2)。

  • armcc

    ​ ARM 公司推出的编译工具,功能和 arm-none-eabi 类似,可以编译裸机程序(u-boot、kernel),但是不能编译 Linux 应用程序。armcc一般和ARM开发工具一起,Keil MDK、ADS、RVDS和DS-5中的编译器都是armcc。

  • arm-none-linux-(gnu)eabi(hf)编译器

    arm-linux-gnueabi-gcc 和 aarch64-linux-gnu-gcc 适用于ARM9、ARM11、Cortex-A 系列芯片,前者针对 32 位芯片,后者针对 64 位芯片,它使用的是 glibc 库。可以用来编译 ARM 架构的 u-boot、Linux内核、linux应用等。32位编译器一般默认都是软件浮点,对应的64位为aarch64-none-linux-(gnu)eabi,64位编译器默认都是硬件浮点。

    32 位的 Arm 和 64 位的 Arm,它们的指令集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链。当然,Arm64 为了保证前向兼容,提供了一个 32 位的兼容模式,所以我们用 arm-linux-gnueabi-gcc 编译的应用程序也是可以直接在Arm64 的系统上运行的,但是 Linux Kernel 和 U-Boot 就不行,除非你提前把 CPU 切换到 32 位模式。曾经有个项目使用了一颗四核的 Arm64 芯片,但是内存只有64M,为了节省空间,在 CPU 运行到 U-Boot 之前,我们就把它切到了 32 位模式,后面的 U-Boot、Linux Kernel,应用全部都用 32 位编译,加上 Thumb 指令集,节省了不少空间。

    softfp: armel架构(对应的编译器为 arm-linux-gnueabi-gcc )采用的默认值,用fpu计算,但是传参数用普通寄存器传,这样中断的时候,只需要保存普通寄存器,中断负荷小,但是参数需要转换成浮点的再计算。

    hard: armhf架构(对应的编译器 arm-linux-gnueabihf-gcc )采用的默认值,用fpu计算,传参数也用fpu中的浮点寄存器传,省去了转换,性能最好,但是中断负荷高。

  • arm-eabi-gcc

    Android ARM 编译器。

  • arm-none-uclinuxeabi-gcc 和 arm-none-symbianelf-gcc

    arm-none-uclinuxeabi 用于uCLinux;arm-none-symbianelf 用于symbian

下载链接

​ 链接1:http://releases.linaro.org/components/toolchain/binaries/

​ 链接2: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rmbian-releases/_toolchain/

​ 链接3:https://developer.arm.com/downloads/-/arm-gnu-toolchain-downloads

常见问题

Q1:64位Linux系统上安装了32位的交叉编译器报错。

arm-linux-gcc -v 
/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arm-linux-gcc: 15: exec: /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arm-none-linux-gnueabi-gcc: not found

A1: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i386

参考链接
  • https://aijishu.com/a/1060000000023713

具体操作

  1. 将 arm-linux-gcc-4.6.4-arm-x86_64.tar.bz2 放至某个目录下 /home/gxy/File

  2. 在/usr/local下通过mkdir建立一个文件夹arm_gcc,并给其权限:

    sudo mkdir /usr/local/arm_gcc
    sudo chmod 777 /usr/local/arm_gcc
    
  3. 将arm-linux-gcc-4.6.4-arm-x86_64.tar.bz2 解压至该目录下:

    tar -xjvf arm-linux-gcc-4.6.4-arm-x86_64.tar.bz2 -C /usr/local/arm_gcc

  4. 设置环境变量

    sudo vi /etc/profile

  5. 在文件末尾添加环境变量(第一个目录下的bin,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_gcc/arm-linux-gcc/bin
    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arm-linux-gcc/lib
    
  6. 重新加载环境变量文件:

    source /etc/profile

  7. 检验是否安装成功

    arm-linux-gcc -v

### LINARO 交叉编译器概述 LINARO 组织致力于优化基于 Arm 架构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栈,其发布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允许开发者在不同的主机平台上为目标平台(通常是嵌入式设备)构建应用程序。通过这些工具链可以创建适用于特定硬件架构的应用程序而无需实际部署到目标机器上进行编译。 #### 工具特点 - **多版本支持**:提供多种不同版本的 GCC 编译器供选择,满足不同项目需求[^4]。 - **广泛适用性**:不仅限于 Linux 平台,在 Windows 和 macOS 上也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3]。 - **持续更新维护**:由 Linaro 社区积极贡献和支持,确保最新的安全补丁和技术改进得以应用[^1]。 #### 使用方法 为了使用 LINARO 提供的交叉编译环境来开发针对 ARM 设备的应用程序,需按照如下流程操作: ##### 准备工作 前往官方发布页面下载适合的目标体系结构的预构建二进制包,并将其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以便后续调用[^5]。 ```bash wget http://releases.linaro.org/components/toolchain/binaries/latest-7/arm-linux-gnueabihf/gcc-linaro-7.5.0-2019.12-x86_64_arm-linux-gnueabihf.tar.xz tar xf gcc-linaro-7.5.0-2019.12-x86_64_arm-linux-gnueabihf.tar.xz -C /opt/ export PATH=/opt/gcc-linaro-7.5.0-2019.12-x86_64_arm-linux-gnueabihf/bin:$PATH ``` ##### 配置 CMake 文件 对于采用 CMake 构建系统的项目来说,可以通过指定 `toolchain` 文件的方式告知 CMake 应当如何定位并利用所选中的交叉编译工具链。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设置用于 AArch64 架构的 toolchain 文件。 ```cmake set(CMAKE_SYSTEM_NAME Linux) set(CMAKE_SYSTEM_PROCESSOR aarch64) set(CMAKE_C_COMPILER arm-linux-gnueabihf-gcc) set(CMAKE_CXX_COMPILER arm-linux-gnueabihf-g++) ``` 保存上述内容至名为 `toolchain_aarch64.cmake` 的文件中,之后可以在命令行参数里加入 `-DCMAKE_TOOLCHAIN_FILE=toolchain_aarch64.cmake` 来让 CMake 加载此配置。 ##### 创建源码文件 编写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作为演示用途,比如命名为 `main.cpp`: ```cpp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cout << "Hello from cross compilation!" << std::endl; return 0; } ``` ##### 执行编译过程 最后一步就是运行 cmake 或者直接调用 g++ 对项目进行编译了。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将会得到一个能够在 ARM 设备上执行的 ELF 可执行文件。 ```bash mkdir build && cd build cmake .. -DCMAKE_TOOLCHAIN_FILE=../toolchain_aarch64.cmake make file ./main # 查看生成文件的信息确认是否为ARM架构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