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小型可编程控制器软件(基于CoDeSys)笔记三:上升沿触发

本文解析了PLC中上升沿指令的工作原理及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逻辑运算符的正确理解和使用,以及如何利用上升沿指令实现精确的数据传输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里写的逻辑关系表达式是这样理解的

输出q=输入clk和m进行与非运算的结果

中间值m=前一次输入clk的值

(其实这个逻辑关系并不准确,因为由0变1为上升沿,由1变0为下降沿,这个逻辑关系式要加上后面的文字作为补充才算准确)

典型应用:

前面的触点触发后,母线从0变为1,产生一个上升沿,于是进行一次数据传输操作,把0赋给指定地址的数据。

  • 非(NOT):标记为 ¬ 或 ~ 或 '
  • 与(AND):标记为^或 ·
  • 或(OR):标记为 ∨ 或 

这里有点意思,我刚学数电的时候,看到与就想到加法+,看到或就想到乘法*,以为逻辑语境里的“与”和中文语境里的“加”是一个意思,以为逻辑语境里的“或”和中文语境里的“乘”是一个意思。其实大错特错了。

A逻辑语言:a或b,逻辑运算时写为a+b

例如:1或0,逻辑运算时写为1+0=1    

C汉语:a与b,数学运算时为a+b 

例如:1个苹果和0个苹果,数学运算时为1+0=1个苹果

B逻辑语言:a与b,逻辑运算时写为a*b

例如:1与0,逻辑运算时写为1*0=0    

反正当年我学数电的时候纠结了好久,太傻了,太自以为是了,哈哈

与和或应该怎么理解?

定义:某事件发生为1,不发生为0,A、B分别是两个事件

A和B进行逻辑运算:

A事件B事件同时发生则称为C事件,1*1=1,1*0=0

A和B进行逻辑运算:

A事件B事件发生则称为C事件,1+1=1,1+0=1,0+0=0

百度安全验证

plc上升沿指令通常使用上升沿/下落指令来实现在一个扫描循环中执行的程序。

1.边脉冲指令又称脉冲执行指令,可分为接触脉冲和输出脉冲。图中如果是描述按钮的得电情况,则为0时表示按钮未按下,不能供电;1时表示按下,得电;2表示中介体为0和1。在硬件电气中没有这种状态,但是 PLC是一种软件形式模似硬件,可以有这种状态,它既不表示已经得到了电力,也不表示没有,它是在这种交换之间的某个特定时刻。

2.函数指令中 P表示上升沿。p有很多用处,如:一个按钮,按一次开,再按一关,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用到上升沿指令。按钮的功能只能通过此说明来实现。

3.上升沿信号有用.因为上升沿着该信号的扫描周期。该循环时间由程序的大小决定,如果程序已经写好,则其扫描周期是固定的。Y7可以移动。PLC执行上升沿指令没有中断执行. PLC执行上升沿指令执行一个扫描周期内有效。

延伸:升沿是指在信号从断开到接通的瞬间接通,下降沿则是信号从接通到断开的瞬间接通,而无论您的执行条件是否满足,在瞬间执行后输出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通常与保持指令一起用,用保持指令做输出,用保持指令做输出,用保持指令做输出;用 OUT指令时,它的状态是看执行条件,执行条件满足 OUT就会执行输出,而执行条件满足 OUT则不执行输出。

 

<think>嗯,用户问的是如何在ModelSim中配置信号的上升沿触发设置。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ModelSim的基本操作。记得在编写测试平台(testbench)时,通常会使用Verilog或VHDL来描述时钟信号。对于上升沿触发,通常是在always块中使用posedge关键字。比如,生成时钟信号可能会用`always #10 clk = ~clk;`,然后在触发条件里用`@(posedge clk)`来捕捉上升沿。 然后,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在波形窗口中设置触发条件。ModelSim的波形窗口里有个触发设置,可以设置触发条件为信号的上升沿。可能需要选择信号,然后设置触发类型为上升沿。不过具体步骤可能有点复杂,需要分步骤说明。 另外,用户提到的参考内容里提到了D触发器的上升沿触发,可能还需要结合同步路设计的概念,确保设置正确。例如,在测试D触发器时,需要确认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是否正确地触发了输出的变化。这时候在testbench里应该用`always @(posedge clk)`来驱动输入变化,并观察输出Q是否在时钟上升沿更新。 还需要检查用户是否可能混淆了仿真中的触发设置和实际代码中的触发设置。需要明确说明在代码中如何定义上升沿触发,以及在仿真工具中如何设置触发条件来捕获这一事件。可能还需要提到在波形窗口中使用命令比如`restart -f; run 100ns`来运行仿真,并确认在上升沿时的信号变化是否正确。 可能还需要提醒用户注意时钟信号的初始状态,避免出现不定态。比如在初始化时给clk一个明确的初始值,比如0,然后每隔一定时间翻转,这样上升沿的位置就会明确。 另外,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在波形窗口中只捕捉上升沿的事件,这时候可能需要使用触发条件设置,或者在命令窗口中使用`when`命令来设置断点。比如`when {/clk'event and /clk = '1'} {stop}`,这样仿真会在每个上升沿暂停,方便观察信号状态。 总结来说,回答需要分两部分:一是在Verilog代码中如何编写上升沿触发逻辑,二是在ModelSim仿真工具中如何设置来观察上升沿触发的效果。同时,结合参考内容中的D触发器例子,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示例代码,确保用户能够跟随操作。</think>在ModelSim中配置信号的上升沿触发设置,主要涉及测试平台(Testbench)的编写和仿真工具的触发条件设置。以下是具体步骤: --- ### 一、在Verilog测试代码中定义上升沿触发 1. **时钟信号生成** 使用`always`块生成周期时钟信号,例如: ```verilog reg clk; initial clk = 0; always #10 clk = ~clk; // 20ns周期,50MHz ``` 此代码生成一个周期为20ns的时钟信号,上升沿每10ns出现一次。 2. **同步逻辑设计** 在需要上升沿触发的模块中,使用`posedge`关键字定义触发条件: ```verilog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 在时钟上升沿执行的逻辑 q <= d; // 例如D触发器的行为 end ``` --- ### 二、在ModelSim中配置触发条件 1. **编译并加载设计** - 将设计文件(如`counter.v`)和测试平台(如`tb_counter.v`)添加到工程。 - 编译后启动仿真,选择测试模块。 2. **设置波形触发** - 打开波形窗口(Wave Window)。 - 右键点击目标信号(如`clk`),选择**Modify > Force...**。 - 在触发条件中选择**Rising Edge**,或直接在命令行输入: ```tcl force clk 0 0, 1 10 -repeat 20 ``` 此命令强制`clk`在0ns时为0,10ns时跳变为1,周期20ns。 3. **运行仿真并验证** - 使用`run 100ns`命令运行仿真,观察波形。 - 确认信号在上升沿(如10ns、30ns、50ns等)触发逻辑变化[^1]。 --- ### 、示例:D触发器的上升沿触发验证 ```verilog module d_ff(input d, clk, output reg q); always @(posedge clk) q <= d; // 上升沿触发 endmodule ``` 在测试平台中注入信号: ```verilog initial begin d = 0; #15 d = 1; // 在15ns改变输入,但D触发器会在下一个上升沿(30ns)更新输出 #25 d = 0; end ``` 仿真结果应显示输出`q`在30ns和50ns同步更新[^1]。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