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inSdkVersion与maxSdkVersion :在安装程序的时候,如果目标设备的API版本小于minSdkVersion,
或者大于maxSdkVersion,程序将无法安装。一般来说没有必要设置maxSdkVersion。
(2) targetSdkVersion :如果设置了此属性,那么在程序执行时,如果目标设备的API版本正好等于此数值,他会告诉Android平
台:此程序在此版本已经经过充分测试,没有问题。不必为此程序开启兼容性检查判断的工作了。也就是说,如果targetSdkVersion
与目标设备的API版本相同时,运行效率可能会高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了当前targetSdkVersion这个SDK版本中的一些特
性,但这些特性在低版本中是不支持的,那么在低版本的api设备上运行程序时,就可能会报错:java.lang.VerifyError;这个错误也就是说,此属性不
会帮你解决兼容性的测试问题。因此你至少需要在minSdkVersion这个版本上将程序完整的跑一遍来确定兼容性是没有问题的。
(3)在project.properties中的target是指在编译的时候使用哪个版本的API进行编译。开发时工程SDK版本和target的值是保持一致的,无论修改哪一
个另外一个值相应改变。
这四个数值在程序编译时也没有严格的检查,比如说,你可以将minSdkVersion设置的比maxSdkVersion还大,他会自动忽略掉错误的
maxSdkVersion。
最后补充官方文档的一些解释:
(1)targetsdkversion即其以上的版本将使用新的功能(os new api),但对低版本的需要进行code支持,即文章【1】写到的使用反射(reflection)
的技术对老版本使用的一些api功能进行支持,否则会出现老版本上崩溃的现象;
(2)使用最新的开发平台开发,并设置其对应的targetsdkversion;发布的时候,需要从min到target上均需要进行测试;
(3)文章【2】提到了最大兼容性的问题,体现到两个方面:device feature support(新的属性), 和OS version support(新的api)。当进入新的开
发平台时,为了使应用程序最大兼容性,可以对用不到新平台支持的一些特性进行选择设置,使得老版本(不被Market过滤掉)可以安装使用.
(4)minSDKVersion是向后(老版本)兼容,targetSDKVersion是向前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