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订阅我的专栏:算法题解:C++与Python实现!
本专栏旨在帮助大家从基础到进阶 ,逐步提升编程能力,助力信息学竞赛备战!
专栏特色
1.经典算法练习:根据信息学竞赛大纲,精心挑选经典算法题目,提供清晰的代码实现与详细指导,帮助您夯实算法基础。
2.系统化学习路径:按照算法类别和难度分级,从基础到进阶,循序渐进,帮助您全面提升编程能力与算法思维。
适合人群:
- 准备参加蓝桥杯、GESP、CSP-J、CSP-S等信息学竞赛的学生
- 希望系统学习C++/Python编程的初学者
- 想要提升算法与编程能力的编程爱好者
附上汇总贴:历年蓝桥杯青少组Python中/高级选拔赛(STEMA)真题解析 | 汇总
【题目描述】
现有N罐糖果,且已知每罐糖果的初始数量。现给出两个数值L和R(L≤R),需要把每罐糖果的数量调整为:L≤任意一罐糖果的数量≤R。调整的方式是每次从其中一罐糖果中拿出1块放到其他糖果罐中。请你计算出最少调整几次才能使每罐糖果的数量都在L和R范围之间,如果不能将每罐糖果都调整到L和R范围之间则输出-1。
例如:N=2,2罐糖果的初始数量为3和8,L=3,R=6,通过调整使得:3≤任意一罐糖果的数量≤6,调整方式如下:
第一次从初始数量为8的罐中拿1块放到初始数量为3的罐中,调整后为(4,7);
第二次从数量7的罐中拿1块放到数量为4的罐中,调整后为(5,6);
故最少调整2次。
【输入】
第一行输入一个正整数N(N<30),表示糖果的罐数
第二行输入N个正整数(1≤正整数≤100),表示每罐糖果的初始数量,每个正整数之间以一个空格隔开
第三方输入两个正整数L,R(1≤L≤R≤100),表示每罐糖果的数量所要调整的范围,两个正整数之间以一个空格隔开
【输出】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最少调整几次才可以使N罐糖果数量都在L和R范围之间,如果不能将N罐糖果调整到L和R范围之间则输出-1
【输入样例】
2
3 8
3 6
【输出样例】
2
【代码详解】
import sys
n = int(input())
a = [0 for i in range(105)]
ls = [int(i) for i in input().split()]
sum = 0
for i in range(1, n+1): # 输入n罐糖果
a[i] = ls[i-1]
sum += a[i] # 并计算总和
l, r = [int(i) for i in input().split()] # 记录L和R
if sum//n<l or sum//n>r: # 如果平均数小于L或大于R
print(-1) # 则无法调整
sys.exit()
less = 0
more = 0
for i in range(1, n+1): # 遍历n个罐
if a[i]<l: # 记录要增加的数量
less += (l-a[i])
elif a[i]>r: # 记录要减少的数量
more += (a[i]-r)
print(max(less, more)) # 输出最大值
【运行结果】
4
1 3 5 8
2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