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
guiyichen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设计模式2--建造模式
[size=large] 设计模式2--建造模式 建造模式 建造模式的使用使得产品的内部可以独立的变化,使用建造模式可以使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容组成的细节。 Builder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可以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 因为一个复杂的对象,不但有很多大量组成部分...2013-11-22 00:16:10 · 150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配的内容分为三类: 1、类的适配器模式 2、对象的适配器模式 3、接口的适配器模式 1、类的适配器模式:一个有方法的类,等待目标接口适配;通过Adapter类,将等待适配的类的方法扩展到目标接口中。 等待适配的类 [code="java"] public class Source{ public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original method”); } } [/code]原创 2015-08-04 21:26:06 · 90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解释器模式
、但找不到感觉,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较少应用。后来、慢慢熟悉理解并应用java的各种基础知识后,对设计模式的应用便有了简单的了解,学起来也变得容易理解了。所以、学习设计模式前,对java的抽象类和接口及重写重载的定义和区别要有充分的理解。 设计模式的意义:也就是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目的就是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开闭原则:扩展开放、修改关闭。 里氏代换原则:任何基类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 依赖倒转原则:针对接口编程、依赖抽象而不依赖具体。 接口隔离原则:使用多个接口要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原创 2015-07-27 20:48:31 · 111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5
2013-11-24 21:11:21 · 10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4
2013-11-23 21:57:13 · 96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3
2013-11-22 23:38:33 · 90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2--建造模式
不必知道产品内容组成的细节。 Builder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可以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 因为一个复杂的对象,不但有很多大量组成部分、如何将这些部分组在一起;这就需要建造模式了。 事例:先定义一个类、提供多个部件方法 Public class Car{ Public void getType(){}//生产轮胎 Public void getSteering Wheel(){}//生产2013-11-22 00:16:10 · 116 阅读 · 0 评论 -
组合模式
[size=large] 组合模式 1、 意图: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是得对单个对象和对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2、 关键是一个抽象类,声明所有的组合对象共享的一些操作;子类实现自己所需要的操作。结构模式的实质是递归。 3、 结构: [img]http://dl2.iteye.com/upload/attachme...原创 2015-08-17 08:48:14 · 121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size=large]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作用:为了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消除由于接口不匹配所造成的类的兼容性问题。 按适配的内容分为三类: 1、类的适配器模式 2、对象的适配器模式 3、接口的适配器模式 1、类的适配器模式:一个有方法的类,等待目标接口适配;通过Adapter类,将等待适配的类的方法扩展到目标接口中。 等待适配的类 [code...原创 2015-08-04 21:26:06 · 121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解释器模式
[size=large] 设计模式的学习,我参考了开涛的博客;里面的内容讲解得比较详细。记得最开始学习设计模式是大二,那时从简单的抽象工厂模式开始着手、但找不到感觉,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较少应用。后来、慢慢熟悉理解并应用java的各种基础知识后,对设计模式的应用便有了简单的了解,学起来也变得容易理解了。所以、学习设计模式前,对java的抽象类和接口及重写重载的定义和区别要有充分的理解。 设计...原创 2015-07-27 20:48:31 · 121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5
[size=large] 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是对命令的封装,命令模式把发出命令的责任和执行命令的责任分隔开、委派给不同的对象。 命令模式允许请求的一方和接收的一方独立开来、使得请求的一方无需接收请求的一方的接口。 每一个命令都是一个操作、命令类中通常只会有一个方法,请求的一方发出请求要求执行一个操作、接收的一方收到请求并执行操作;两者分开互不影响。 //先定义一个类、...2013-11-24 21:11:21 · 83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4
[size=large] 设计模式 门面模式 门面模式又称Facade模式使用Facade模式可以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简化方法的调用、降低系统之间的耦合度。 下面来看下门面模式的使用方式: //定义一个Court类、并提供一些方法 Public class Court{ Public void register...2013-11-23 21:57:13 · 104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3
[size=large] 设计模式3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就是将两个不兼容的类纠合在一起使用,它需要有被适配者和适配器两个身份,由于适配器类是源的一个子类,因此可以在适配器中置换掉源的一些方法。 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快捷方式,其实就是一个适配器的例子。 下面关于适配器模式的应用 先定义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O...2013-11-22 23:38:33 · 79 阅读 · 0 评论 -
组合模式
性。 2、 关键是一个抽象类,声明所有的组合对象共享的一些操作;子类实现自己所需要的操作。结构模式的实质是递归。 3、 结构: [img]http://dl2.iteye.com/upload/attachment/0111/0219/d32b2544-f19d-3d3f-8bb4-b914b3b60d29.png[/img] Composite:为组合模式中的对象声明接口,在适当情况下实现所有类共有接口的缺省行为。 Leaf:实现子类有关操作的对象。 用户接口原创 2015-08-17 08:48:14 · 13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