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数据漫谈7:工业大数据通用业务架构

本文探讨了工业大数据的通用业务架构,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现三个主要层次。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视频、图像、语音等多种来源,是区别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重要特点。数据处理阶段,软件人员对数据进行解析、清洗,存储则可能使用多种数据库。最后,数据可视化层通过报表、地图、模型等方式将数据呈现给用户,强调理解工业业务对可视化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工业大数据一般如何进行处理呢?我画了一个相对通用的架构图来解释一下:


        工业大数据在业务逻辑大的分层上和互联网大数据类似,一般都分为三部分,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展现层,当然,具体到一个实际案例中,或者说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划分为更多的层次,比如数据处理可以分为元数据管理层、数据交互层、数据分析层等等,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把大数据划分为N层。在分层的同时,还有许多同等重要的事情,例如安全保障、运维服务、测试规范等等,要都说清楚,基本也就搞不清楚工业大数据是怎么回事了。所以我们今天只讨论通用的、简化的、适用于一般场景的架构,而且仅仅是业务和逻辑层面的,技术层面的我们后面再详细说明。

        工业大数据系统非常重要的,也是基础的层次是数据采集。没有数据采集,所有的强大的、华丽的、技术非常NB的各种东东只能躲在黑暗里哭泣,英雄无用武之地。在这一层,也是工业大数据与互联网大数据差异非常大的一层,互联网大数据的数据采集主要靠用户的各种操作,例如网页浏览、系统登录、信息的互动、鼠标的点击等,而工业大数据的数据来源更加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是用于采集各类工业信号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采集,可以获得机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的指标、操作人的操作行为等各类信息。除通过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还包括现场的视频信息,各类图像设备拍摄的图片(例如,巡检人员用手持设备拍摄的设备、环境信息图片),语音及声音信息(例如,操作人员的通话、设备运转的音量等),遥感遥测信息等等,这些信息都是通过各类设备传输的。除此之外,还有操作人员手工录入的各类信息,采集软件抓取的企业内网的信息、互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