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理念下的“STEAM+课程”,是指向新世纪以素养为本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相对原有的特色校本课程解决了很多问题,如课程开发离散不系统,“五育”各自割裂不融通,学习环境脱离真实生活、学习内容碎片化,以及根深蒂固的效率主义、分科主义等问题。与此同时,“五育融合”理念下的“STEAM+”课程建设,需要从校本出发,寻找支撑学校内涵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学校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的顶层设计理念,采用SWOT(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方法,运用矩阵图的方式排列出相关要素。在梳理的过程中遵循学校特色办学思想,契合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分析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得出相应系列结论或对策,确立属于新时代“五育融合”下的特色课程开发哲学。在原有“阳光绳韵课程”基础上迭代更新,以“五育并举”政策为导向,全方位考量学校办学方向与特色,对“STEAM+五彩”课程建设价值取向进行再思考。
“STEAM+五彩绳韵”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指向生命健康成长、滋养心灵品格的完整教育。在马克思看来,完整的人就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教育中人的生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方针的本质规定。在学校原有绳韵体育特色文化基础上,以“绳”为媒,凝练出“五彩”特色课程文化与特色课程体系,遵从“五育并举”思想,将“五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其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体育特色为基础,从“五育融合”的视野出发,追求“一育”融通、渗透“五育”的发展理念,基于生命完整的发展需求,指向全面发展人的育人目标。
“STEAM+”特色课程实施,指向学生整体性思维,形成融会贯通的有意义学习。未来的世界将是更加依存和不可分割的世界,知识的大融通已是趋势,课程建设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融通。当下,依然存在孤立的教学环境、独立的学科划分等现象,学生在课堂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