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对于教师优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减轻过重学业负担等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人工智能是影响未来教育形态的最大变数。格物斯坦表示:从需求层面看,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将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形态,并催生新的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并进而倒逼教育改革。从供给层面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使得教育的机会更加多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学习的方式更加灵活、获得教育的途径更加便捷,“随着需求和供给层面影响的叠加,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将不仅仅局限在技术层面,将逐步深入到观念和制度层面,这是一场历时久、影响大的深层次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人工智能硬件建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将人工智能技术真正应用到教育教学环节在人工智能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两大核心要素,高中机器人教育学校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老师缺席的学习、缺乏互动的学习,都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当前教的方式对不对?教的方式能不能和学生形成互动?人工智能以通过采集的海量数据,可以对教学数据音频进行多模态的数据分析,机器人教育行业分析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分析计算,得到实时的反馈,从而对老师教和学的行为进行调控。
刘利民认为,通过“人工智能+教育”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面向社会开放更多更优的学习资源,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也要从娃娃抓起,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智能主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的载体,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文化比较学的研究发现:西方文化认为天人二分,存在天人对立、相争的思想。机器人教育的前景西方文化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中国文化则认为天人合一,天和人是一个整体,自然界和人是一个整体。因此,中国人更崇尚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自然法则。
虽然中西方文化的思想根源不同,所崇尚的法则不同,但都认为事物的发展遵循自然法则。因此,具有事物特征的智能主体的发展也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法则。机器人教育创业智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