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干预:亚洲与美洲贸易盛景探秘
1.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网络概述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借助太平洋航线构建了一个如巨大蜘蛛网般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全球贸易网络。该网络由葡萄牙改宗者运营,他们在亚洲与欧洲之间拥有广泛且成熟的联系。此前从未有单一族裔侨民群体以类似方式开展过如此庞大的商业网络贸易。通过研究家族谱系、人际关系,甚至特定产品(如葡萄牙人拥有特定权益的中国陶瓷),我们能够追踪他们的社群及其影响力。
这一贸易网络涵盖了东南亚、中国南方、澳门、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塞维利亚等众多地点,并与大西洋沿海贸易存在间接联系。所有短距离区域贸易都与大规模贸易相互关联,而大规模贸易的货物又会在区域市场进一步分销,这些区域市场从大规模贸易的目的地不断延伸。
2. 16世纪亚洲贸易港口的变迁
16世纪欧洲势力进入亚洲海域后,亚洲港口的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是一些重要港口的情况:
|港口名称|变迁情况|
| ---- | ---- |
|澳门|1557年,中国官方允许葡萄牙与中国商人在此进行贸易。此前它并非贸易港口,此后成为葡萄牙从广东获取丝绸、锦缎等丝绸制品的重要基地。广东的冬季商品为其出口印度提供了机会。大量商品通过大型船只“lanteas”从广东运往澳门,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货物被走私进入澳门秘密销售。|
|福尔摩沙(台湾)|从1200年代起,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开始逐渐在此定居。最初它只是一个小渔港,渔民在此以物易物。后来福建人和葡萄牙人开始来此贸易。福建海盗未能占领澳门后,在福尔摩沙西南海岸建立据点并加固港口,使其成为中国丝绸、日本白银和铜的分销地。|
|长崎|1570年之前,它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