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Linux内核内存分配与回收机制
1. 内核内存分配新特性
从5.13内核开始, vmalloc()
引入了一项性能特性,即调用 vmalloc()
时可以使用大页(huge pages)。不过,判断 vmalloc()
是否使用了大页并非易事。虽然有 is_vm_area_hugepages(const void *addr)
内联函数可返回布尔值来判断,但它依赖于未导出的 find_vm_area()
,因此无法在树外模块中使用。在小型系统(如嵌入式系统)中,使用大页可能会因内部碎片导致显著的内存浪费,可在启动时传递 nohugevmalloc
参数来关闭此特性。
2. kmalloc()
与 vmalloc()
对比
以下是 kmalloc()
(或 kzalloc()
)和 vmalloc()
(或 vzalloc()
)API 的对比:
| 特性 | kmalloc() / kzalloc()
API | vmalloc() / vzalloc()
API |
| — | — | — |
| 分配的内存 | 物理连续 | 虚拟连续(不保证物理连续性) |
| 内存对齐 | 与硬件(CPU)缓存行对齐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