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点操作技术全解析
1. 单图像点操作
1.1 点操作基础
点操作是图像处理中最简单的一类操作,其输出像素值仅取决于输入图像的对应像素值,可表示为 (Q[x, y] = f(I[x, y])),其中 (f) 是任意函数。从硬件实现角度看,点操作可在任何处理模式下轻松实现,可采用流式处理,也能并行处理。它在对比度增强、分割、颜色过滤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若后续成像操作需要随机访问像素,可将实现点操作的硬件块置于源和后续操作之间。
1.2 对比度和亮度调整
- 亮度调整 :通过添加或减去一个常数来增加或降低图像亮度。但由于人类视觉系统的非线性,实际调整亮度比这更复杂。
- 对比度调整 :映射函数的斜率影响图像对比度,斜率大于 1 增加对比度,小于 1 降低对比度,可通过乘以相应常数实现。
- 综合调整公式 :(Q = aI + b = a(I + b’)),其中 (a) 和 (b) 控制亮度和对比度。当 (Q) 值超出可表示范围时,可采用饱和或裁剪输出的方式,裁剪操作不可逆。可通过在输入或输出端进行裁剪测试来优化性能,还可利用硬件特性进一步简化电路。
- 常见对比度增强方法 :从输入图像的最小和最大值推导增益和偏移,拉伸像素值以最大化对比度。若传递函数斜率为负,可实现对比度反转。非线性映射也可应用于亮度和对比度调整,如伽马变换 (Q_N = I_N^{\gamma}),可补偿成像系统中的非线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