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部分内容是转自其他博文,结尾会有链接,其中有穿插自己的想法和一些见解。
首先,将一下什么是注解:
注解(Annotation)提供了一种安全的类似注释的机制,为我们在代码中添加信息提供了一种形式化得方法,使我们可以在稍后某个时刻方便的使用这些数据(通过解析注解来使用这些数据),用来将任何的信息或者元数据与程序元素(类、方法、成员变量等)进行关联。其实就是更加直观更加明了的说明,这些说明信息与程序业务逻辑没有关系,并且是供指定的工具或框架使用的。Annotation像一种修饰符一样,应用于包、类型、构造方法、方法、成员变量、参数及本地变量的申明语句中。
Annotation其实是一种接口。通过java的反射机制相关的API来访问Annotation信息。相关类(框架或工具中的类)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如何使用该程序元素或改变它们的行为。Java语言解释器在工作时会忽略这些Annotation,因此在JVM中这些Annotation是“不起作用”的,只能通过配套的工具才能对这些Annotation类型的信息进行访问和处理。(http://freewxy.iteye.com/blog/1149128/)
写一个注解对应的你需要写一个注解处理器,这样才能知道你的注解是用来干什么的。举个具体的小Demo,网上百度一下能够找到很多。
1、定义一个注解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2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3 public @interface UseCase {
4 public String id();
5 public String description() default "no description";
6 }
2、使用注解
public class PasswordUtils {
2 @UseCase(id = 47, description = "Passwords must contain at least one numeric")
3 public boolean validate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4 return (password.matches("\\w*\\d\\w*"));
5 }
6
7 @UseCase(id = 48)
8 public String encryp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9 return new StringBuilder(password).reverse().toString();
10 }
11 }
3、注解处理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Integer> useCases = new ArrayList<Integer>();
Collections.addAll(useCases, 47, 48, 49, 50);
trackUseCases(useCases, PasswordUtils.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trackUseCases(List<Integer> useCases, Class<?> cl) {
for (Method m : cl.getDeclaredMethods()) {
UseCase uc = m.getAnnotation(UseCase.class);
if (uc != null) {
System.out.println("Found Use Case:" + uc.id() + " "
+ uc.description());
useCases.remove(new Integer(uc.id()));
}
}
for (int i : useCases) {
System.out.println("Warning: Missing use case-" + i);
}
}
注解处理器就是通过反射机制获取被检查方法上的注解信息,然后根据注解元素的值进行特定的处理。
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引子,主要是为了后面分析框架的源码做一些准备工作吧。因为框架中注解使用的还是挺多的。
http://www.cnblogs.com/pepcod/archive/2013/02/16/291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