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制转换:
1、为什么使用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因为目前的CPU只能识别高低两种电平,只能对二进制数据进行计算
二进制虽然能够直接被计算机识别,但是不方便人去书写和记录,因此就把二进制数据转换成八进制,方便记录到文档中
随着CPU的位数的不断增加,已经到目前的64位,所以八进制不再能够满足需求,因此发展出现在的十六进制,由于历史原因八进制还不能退出历史舞台
3、二进制转十进制
每位乘以权位2^(n-1),求和
10011001 128+16+8+1
4、二进制转八进制
从低位起,每三个二进制位对应一个八进制位
二进制:10 101 110 111 100
八进制:2 5 6 7 4
5、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从低位起,每四个二进制位对应一个十六进制位
二进制: 10 1011 1011 1100
十六进制: 2 B B C
6、原码、反码、补码
原码:数据的二进制
反码:
正数的原码就是反码
负数的反码是:它的原码符号位不变,其它位按位求反
补码:
所有数据在计算机中,都是以补码形式存储
正数的原码就是补码
负数的补码:
1、转换成二进制,得到原码
2、原码符号位不变,其余按位求反,得到反码
3、反码+1,得到补码
7、补码如何转成数据:
先确定是有符号还是无符号
1、无符号\有符号且最高位为0,补码直接转成十进制
2、有符号的且最高位为1
a、补码-1,得到反码
b、符号位不变,其余位按位求反,得到原码
c、原码转十进制数
函数:Function
一段具有某一项功能的代码集合,是C语言管理代码的最小单位
把代码封装成一个个函数,方便管理和调用代码
函数部分:
1、函数分类:
(1)标准库函数:
C语言标准委员会以函数形式提供的一些基础功能,都被封装在libc.so库中,并且分在了不同的文件中,需要使用时只要把对应的头文件导入即可(例如stdio.h...),然后通过具体的 函数名(参数) 即可完成调用
#include <time.h>
time_t time(time_t *tloc);
功能:获取自1970-1-1 0:0:0 到调用时总共过了的秒数
用法:time_t sec = time(NULL);
#include <stdlib.h>
int rand(void);
功能:获取一个随机数
注意:目前任何编程语言和系统都没有真正的随机数,C编译器是把从0~极大值范围的数值打乱后,存储到一块固定内存中,然后从里面取所谓的随机数
void srand(unsigned int seed);
功能:种随机种子,设置从随机数内存的某个位置开始取随机数,为了实现类似真随机的效果,seed位置一般使用time(NULL)来设置
int system(const char *command);
功能:执行系统命令command
例如:system("clear");
(2)系统函数:
是操作系统以函数形式提供的一些功能接口
但是系统函数不是真正的函数
(3)第三方库函数:
一些开源或收费的第三方代码
GitHub
md5
JSON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100 "100" "100" 100
glog 谷歌日志系统
XML 配置文件解析程序
(4)自定义函数:
为了更好地管理代码,减少代码冗余,把代码封装成自定义函数
函数声明:
函数声明的目的为了告诉其他的调用者,该函数的调用格式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形参类型1 形参名,形参类型2 形参名,...);
1、C语言中函数名一般全部小写,可以用下划线分隔
2、如果不需要参数时,建议写void,不要空着
3、如果没有返回值,就写void
函数定义:
函数的具体实现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形参类型1 形参名,形参类型2 形参名,...)
{
// 函数体
return [val];
}
函数调用:
函数名(实参1,实参2);
注意:返回值会放在调用函数语句这里,应该用变量接收或者直接显示,否则再也拿不到
使用函数需要注意的问题:
函数的隐式声明:
在函数调用前没有任何该函数的声明或定义,那么就会产生隐式声明
要避免产生隐式声明,那么就需要在函数调用前有函数声明或函数定义
注意:如果在函数调用前完成了函数的定义,那么函数声明可以省略